首页--艺术论文--音乐论文--音乐理论论文--音乐评论、欣赏论文

巴托克弦乐四重奏中传统与现代的融合

摘要第3-5页
ABSTRACT第5-7页
第一章 绪论第11-16页
    第一节 选题的根据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基于对弦乐四重奏体裁的思考第11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基于对弦乐四重奏在20世纪西方音乐中发展的思考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基于对巴托克的弦乐四重奏音乐创作的思考第12页
    第二节 国内外的研究动态第12-16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国外的研究动态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国内的研究动态第13-15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课题研究方法、思路与创新第15-16页
第二章 弦乐四重奏体裁的形成与巴托克四重奏创作历程第16-28页
    第一节 弦乐四重奏体裁形成追溯第16-22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17世纪前后室内乐的萌芽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18世纪黄金时期第17-20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19世纪的徘徊期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四、20世纪的创新第20-22页
    第二节 巴托克室内乐创作历程第22-28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早期的尝试(1904年之前)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探索个人风格时期(1907—1917)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创作成熟时期(1927—1934)第24-26页
        四、创作晚期(1938—1939)第26-28页
第三章 巴托克弦乐四重奏中传统与现代风格的体现第28-52页
    第一节 对古典曲式的继承第28-34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奏鸣曲式第28-32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“拱形”曲式第32-34页
    第二节 民族化风格的体现第34-43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民族化节奏的运用第34-39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民族化音阶的运用第39-43页
    第三节 现代化风格的体现第43-52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现代化音色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现代化织体第44-48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轴心体系第48-52页
第四章 巴托克弦乐四重奏音乐内涵分析第52-62页
    第一节 对巴托克弦乐四重奏创作观的思考第52-54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社会视角中的创作观第52-53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风格的转变第53-54页
    第二节 音乐演出与音乐评论第54-57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当时的作曲环境第54-55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音乐演出与音乐评论第55-56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音乐会演出的社会学意义第56-57页
    第三节 巴托克音乐创作心理的三种情结第57-62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古典音乐情结第58-59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民族音乐情结第59-60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“永恒女性”情结第60-62页
第五章 艺术价值与影响第62-65页
    第一节 巴托克弦乐四重奏的历史价值体现第62-63页
    第二节 对中国当代民族室内乐发展的启示第63-65页
结语第65-67页
参考文献第67-69页
致谢第69-70页

论文共70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创作改编民族声乐作品的演唱与教学研究
下一篇:湘西苗族“巴代”仪式音乐文化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