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页 |
1 绪论 | 第9-18页 |
1.1 生物可降解材料的分类 | 第9-10页 |
1.2 聚乳酸生物可降解材料综述 | 第10-13页 |
1.2.1 聚乳酸生物可降解材料概述 | 第10页 |
1.2.2 聚乳酸材料改性研究进展 | 第10-11页 |
1.2.3 PBAT的介绍 | 第11-12页 |
1.2.4 PLA/PBAT共混材料的研究进展 | 第12-13页 |
1.3 PLA/PBAT、PLA材料的安全性研究进展 | 第13-15页 |
1.3.1 PLA/PBAT降解材料降解后的安全研究 | 第13页 |
1.3.2 PLA/PBAT材料使用过程中的安全研究 | 第13-14页 |
1.3.3 PLA材料中物质的迁移研究 | 第14-15页 |
1.4 纳米ZnO、TiO_2、SiO_2的介绍及安全性研究现状 | 第15-16页 |
1.4.1 三种纳米成分的介绍 | 第15页 |
1.4.2 纳米材料的安全性研究 | 第15-16页 |
1.5 课题研究意义 | 第16-17页 |
1.6 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7-18页 |
2 三种配比PLA/PBAT薄膜的制备与性能检测 | 第18-28页 |
2.1 前言 | 第18页 |
2.2 材料与仪器 | 第18-19页 |
2.2.1 实验材料 | 第18-19页 |
2.2.2 仪器 | 第19页 |
2.3 实验部分 | 第19-22页 |
2.3.1 三种配比PLA/PBAT薄膜的制备 | 第19-20页 |
2.3.2 三种配比薄膜性能测试 | 第20-21页 |
2.3.3 紫外老化薄膜性能测试 | 第21-22页 |
2.4 结果与讨论 | 第22-27页 |
2.4.1 三种配比薄膜的力学性能 | 第22-23页 |
2.4.2 三种配比薄膜的阻隔性能 | 第23-24页 |
2.4.3 三种配比薄膜的吸光度 | 第24-25页 |
2.4.4 三种配比薄膜的电镜形貌 | 第25页 |
2.4.5 紫外老化后薄膜的红外光谱分析 | 第25-26页 |
2.4.6 紫外老化后薄膜的力学性能分析 | 第26-27页 |
2.5 本章小结 | 第27-28页 |
3 三种配比及紫外老化对PLA/PBAT薄膜ATBC迁移的影响 | 第28-36页 |
3.1 前言 | 第28页 |
3.2 材料与仪器 | 第28-29页 |
3.2.1 实验材料 | 第28页 |
3.2.2 实验仪器 | 第28-29页 |
3.3 实验部分 | 第29-31页 |
3.3.1 增塑剂ATBC的检测方法 | 第29-30页 |
3.3.2 薄膜中ATBC的迁移实验 | 第30页 |
3.3.3 解释迁移现象的实验部分 | 第30-31页 |
3.4 结果与讨论 | 第31-35页 |
3.4.1 三种配比薄膜的结晶度 | 第31页 |
3.4.2 紫外老化后薄膜的断面形貌 | 第31-32页 |
3.4.3 薄膜中ATBC的标准曲线方程及初始含量 | 第32-33页 |
3.4.4 三种配比薄膜中ATBC的迁移规律 | 第33-34页 |
3.4.5 紫外老化对薄膜中ATBC迁移的影响 | 第34-35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35-36页 |
4 三种纳米成分/PLA/PBAT/CaCO_3薄膜制备及性能检测 | 第36-43页 |
4.1 前言 | 第36页 |
4.2 材料与仪器 | 第36-37页 |
4.2.1 实验材料 | 第36页 |
4.2.2 实验仪器 | 第36-37页 |
4.3 实验部分 | 第37-38页 |
4.3.1 三种纳米成分PLA/PBAT/CaCO_3薄膜的制备 | 第37页 |
4.3.2 三种纳米成分PLA/PBAT/CaCO_3薄膜的性能检测 | 第37-38页 |
4.4 结果与分析 | 第38-42页 |
4.4.1 三种纳米粉末及三种薄膜的SEM形貌 | 第38-39页 |
4.4.2 三种纳米成分薄膜力学性能分析 | 第39-40页 |
4.4.3 三种纳米成分薄膜的阻隔性能分析 | 第40-41页 |
4.4.4 三种纳米成分薄膜的紫外光吸光度分析 | 第41-42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42-43页 |
5 三种纳米成分/PLA/PBAT/CaCO_3薄膜中爽滑剂芥酸酰胺的迁移 | 第43-50页 |
5.1 前言 | 第43页 |
5.2 材料与仪器 | 第43-44页 |
5.2.1 实验材料 | 第43页 |
5.2.2 实验仪器 | 第43-44页 |
5.3 实验部分 | 第44-45页 |
5.3.1 芥酸酰胺的检测方法 | 第44-45页 |
5.3.2 薄膜溶解程度实验 | 第45页 |
5.3.3 薄膜中芥酸酰胺的迁移实验 | 第45页 |
5.4 结果与讨论 | 第45-49页 |
5.4.1 薄膜溶解程度分析 | 第45-46页 |
5.4.2 薄膜中芥酸酰胺的初始含量及标准曲线 | 第46页 |
5.4.3 三种食品模拟物对芥酸酰胺迁移的影响 | 第46-48页 |
5.4.4 三种纳米成分对芥酸酰胺迁移的影响 | 第48-49页 |
5.5 本章小结 | 第49-50页 |
6 总结与展望 | 第50-52页 |
6.1 总结 | 第50页 |
6.2 展望 | 第50-5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2-56页 |
附录 | 第56-58页 |
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及参与科研项目目录 | 第58-59页 |
致谢 | 第5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