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中等教育论文--各科教学法、教学参考书论文--化学论文

以“化学史”为载体的初中校本课程的开发

摘要第3-4页
abstract第4-5页
第1章 绪言第8-16页
    1.1 课题背景第8-9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开发背景第8-9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9页
    1.2 概念的界定第9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化学史第9-10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化学课程第10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校本课程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4 以化学史为载体的初中化学校本课程第11页
    1.3 文献综述第11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校本课程的起源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校本课程的内容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化学校本课程的研究方法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3.4 化学史与校本课程第14-16页
第2章 课程开发设计研究框架第16-21页
    2.1 理论框架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杜威的“做中学”教育思想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皮亚杰的认识论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基于维果斯基思想体系的教学模式——支架式教学第17页
    2.2 课程的开发模型第17-18页
    2.3 研究构想第18-19页
    2.4 研究方法第19-21页
第3章 研究过程第21-36页
    3.1 “以化学史为载体”的校本课程的开发第21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小组建立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设定目标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编制方案第22-25页
        3.1.4 课程实施第25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1.5 课程评价第31-36页
第4章 课程内容开发研究第36-56页
    4.1 初中《科学》课程和初中《化学》课程内容研究第36-44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初中《科学》课程内容研究第36-38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初中九年级《化学》课程内容研究第38-44页
    4.2 视频《化学史》的内容分析第44-5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化学史的教学价值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视频《化学史》内容的研究、选择与依据第45-52页
    4.3 课程内容的开发研究第52-5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开发依据第52-5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课程内容的开发第53-56页
第5章 研究成果第56-59页
    5.1 研究成果第56-57页
    5.2 研究的思考与不足第57-59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研究的不足第57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研究的思考第57-59页
参考文献第59-61页
附录1 上海康健外国语实验中学校本课程开发效果反馈(学生访谈部分)第61-62页
附录2 上海康健外国语实验中学校本课程开发效果反馈(教师访谈部分)第62-63页
附录3《科学》教材中的实验内容与分布情况第63-76页
附录4 六年级《科学》课程中科学史呈现情况第76-80页
致谢第80页

论文共80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高中化学创新项目的学生批判性思维调查研究
下一篇:语文教科书中林海音作品选编与教学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