膜片弹簧离合器结构优化与仿真分析
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1 绪论 | 第11-18页 |
1.1 课题来源及意义 | 第11-12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2-16页 |
1.2.1 膜片弹簧研究现状 | 第12-15页 |
1.2.2 优化设计研究现状 | 第15-16页 |
1.3 本文研究内容及组织结构 | 第16-17页 |
1.4 本章小结 | 第17-18页 |
2 膜片弹簧离合器结构及工作原理 | 第18-28页 |
2.1 离合器的作用 | 第18-19页 |
2.2 摩擦式离合器的分类 | 第19-20页 |
2.3 膜片弹簧离合器的总体构成 | 第20-24页 |
2.3.1 离合器盖总成的结构 | 第21-22页 |
2.3.2 从动盘总成的结构 | 第22-24页 |
2.3.3 分离轴承总成的结构 | 第24页 |
2.4 离合器的工作原理 | 第24-25页 |
2.5 膜片离合装置弹簧工作特征 | 第25-26页 |
2.6 膜片弹簧离合器的工作要求 | 第26-27页 |
2.7 本章小结 | 第27-28页 |
3 离合器膜片弹簧力学模型的建立与计算 | 第28-39页 |
3.1 膜片弹簧的工作情况 | 第28-29页 |
3.1.1 膜片弹簧的形状 | 第28页 |
3.1.2 膜片弹簧的力学模型 | 第28-29页 |
3.2 膜片弹簧参数对载荷-变形的影响 | 第29-31页 |
3.2.1 内截锥高度H的改变对特性曲线的影响 | 第30-31页 |
3.2.2 弹簧片厚度h的改变对特性曲线的影响 | 第31页 |
3.3 膜片弹簧的A-L法计算 | 第31-38页 |
3.3.1 碟簧轴向剖面上点的切应力计算 | 第32-33页 |
3.3.2 中性点处的圆周半径 | 第33-34页 |
3.3.3 在外力F_1作用下弹簧大端变形量 | 第34-36页 |
3.3.4 在外力F_2作用下弹簧大端变形量 | 第36-37页 |
3.3.5 弹簧小端变形计算 | 第37-38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38-39页 |
4 膜片弹簧的结构优化 | 第39-58页 |
4.1 Matlab简介 | 第39-40页 |
4.2 多目标优化 | 第40-42页 |
4.2.1 多目标优化概况 | 第40-41页 |
4.2.2 多目标优化的Pareto最优解 | 第41-42页 |
4.2.3 多目标优化求解方法 | 第42页 |
4.3 遗传算法解决优化问题 | 第42-43页 |
4.3.1 遗传算法的基本原理 | 第42-43页 |
4.3.2 遗传算法策略方法 | 第43页 |
4.4 膜片弹簧的优化模型 | 第43-47页 |
4.4.1 优化目标的选取 | 第43-45页 |
4.4.2 优化设计的变量 | 第45页 |
4.4.3 约束条件 | 第45-47页 |
4.5 MATLAB求解与分析 | 第47-57页 |
4.5.1 Fmincon函数优化结果与分析 | 第47-48页 |
4.5.2 遗传算法优化结果与分析 | 第48-57页 |
4.5.2.1 工具箱的介绍与参数设置 | 第48-50页 |
4.5.2.2 GA多目标算法的优化结果 | 第50-57页 |
4.6 本章小结 | 第57-58页 |
5 膜片弹簧的仿真分析 | 第58-67页 |
5.1 关于ANSYS的介绍 | 第58-59页 |
5.1.1 Workbench软件的特点 | 第58页 |
5.1.2 Workbench求解流程 | 第58-59页 |
5.1.3 有限元法基本原理 | 第59页 |
5.2 膜片弹簧大端加载静态应力分析 | 第59-64页 |
5.2.1 材料属性的定义 | 第60页 |
5.2.3 对网格的划分 | 第60-61页 |
5.2.4 边界条件 | 第61页 |
5.2.5 仿真结果的分析 | 第61-64页 |
5.3 膜片弹簧的模态分析 | 第64-65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65-67页 |
6 总结与展望 | 第67-69页 |
6.1 全文总结 | 第67-68页 |
6.2 展望 | 第68-6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9-73页 |
致谢 | 第73-7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