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现状分析--从融资风险防范与控制的角度
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8-15页 |
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| 第8-9页 |
第二节 文献综述 | 第9-14页 |
一 国内文献综述 | 第9-11页 |
二 国外文献综述 | 第11-14页 |
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| 第14页 |
第四节 主要创新点 | 第14-15页 |
第二章中小企业融资现状 | 第15-28页 |
第一节 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| 第15页 |
第二节 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分析 | 第15-20页 |
一 融资渠道单一 | 第15-19页 |
二 金融市场不健全 | 第19-20页 |
第三节 中小企业融资结构分析 | 第20-22页 |
第四节 中小企业的融资存在的问题分析 | 第22-25页 |
第五节 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分析 | 第25-28页 |
一 从融资需求方的角度 | 第25-26页 |
二 从融资供给方的角度 | 第26-27页 |
三 从政府监管者的角度 | 第27-28页 |
第三章 中小企业融资风险分析 | 第28-41页 |
第一节 融资风险的定义 | 第28-29页 |
第二节 中小企业融资风险分类 | 第29-31页 |
一 按成因进行风险分类 | 第29页 |
二 按融资渠道进行风险分类 | 第29-31页 |
第三节 影响中小企业融资风险的因素 | 第31-35页 |
一 中小企业自身的影响因素 | 第31-33页 |
二 银行方面的影响因素 | 第33-34页 |
三 政府影响融资风险的因素 | 第34-35页 |
第四节 中小企业融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| 第35-41页 |
一 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时候需要遵循的原则 | 第35-36页 |
二 用层次分析法进行分析 | 第36-41页 |
第四章 中小企业融资风险控制措施 | 第41-52页 |
第一节 中小企业自身的改进措施 | 第41-48页 |
一 确定科学的融资结构 | 第41-44页 |
二 确定合适的负债规模 | 第44页 |
三 确定合适的融资方式,使融资成本最小化 | 第44-46页 |
四 保证资金使用率提高企业融资能力 | 第46-48页 |
第二节 商业银行等主要融资供给者对融资风险的防范 | 第48-50页 |
一 银行对于企业的融资风险的贷前防范 | 第48-49页 |
二 银行对于企业的融资风险的贷后防范 | 第49-50页 |
第三节 政府当局的管理措施 | 第50-52页 |
一 完善金融市场的征信体系和信用评级系统 | 第51页 |
二 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 | 第51页 |
三 健全完善中小企业的信用担保体系 | 第51-52页 |
第五章结论与展望 | 第52-54页 |
第一节 结论 | 第52页 |
第二节 研究的不足 | 第52-5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4-56页 |
致谢 | 第5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