浅谈中专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
中文摘要 | 第1-5页 |
英文摘要 | 第5-8页 |
引言 | 第8-9页 |
一、为什么要在中专语文教育中实施德育 | 第9-12页 |
(一) 什么是德育 | 第9页 |
(二) 加强中专学校德育的紧迫性 | 第9页 |
(三) 中专生具备接受德育的心理特征 | 第9-11页 |
(四) 德育与语文教育 | 第11-12页 |
二、中专语文学科的德育因素 | 第12-16页 |
(一) 爱国主义教育因素 | 第12页 |
(二) “日常生活和职业岗位需要的”道德修养因素 | 第12-13页 |
(三) 个性心理品质教育因素 | 第13页 |
(四) 集体主义教育因素 | 第13页 |
(五) 环保教育因素 | 第13-14页 |
(六) 爱情观教育因素 | 第14页 |
(七) 科学教育因素 | 第14-16页 |
三、中专语文学科的德育特点 | 第16-19页 |
(一) 感染性 | 第16页 |
(二) 示范性 | 第16-17页 |
(三) 个性化 | 第17-19页 |
四、语文学科的德育方法 | 第19-25页 |
(一) 情感陶冶法 | 第19-20页 |
(二) 品德分析评价法 | 第20页 |
(三) 自我教育法 | 第20-21页 |
(四) 模拟训练法 | 第21-22页 |
(五) 实际训练法 | 第22页 |
(六) 拓展训练法 | 第22-23页 |
(七) 口语训练法 | 第23页 |
(八) 阅读训练法 | 第23-24页 |
(九) 想象和联想训练法 | 第24-25页 |
五、对语文教师德育素养的要求 | 第25-29页 |
(一)教师应为德育渗透做准备 | 第25-26页 |
(二) 教师应为人师表,以身立教 | 第26页 |
(三) 教师应善于“煽情” | 第26-27页 |
(四) 教师应善于学习 | 第27页 |
(五) 教师应做学生前进途中的向导 | 第27-29页 |
结语 | 第29-3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0-31页 |
后记 | 第3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