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诗经》的语文教育价值研究
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页 |
绪论 | 第8-20页 |
(一) 问题提出 | 第8页 |
(二) 研究意义与目的 | 第8-9页 |
(三) 研究思路与方法 | 第9-11页 |
(四) 核心概念界定 | 第11-13页 |
(五) 研究综述 | 第13-20页 |
1. 《诗经》研究综述 | 第13-18页 |
2. 语文教学价值研究综述 | 第18-20页 |
一、《诗经》的语文教学价值的体现 | 第20-29页 |
(一) 文化传承:自强不息,厚德载物 | 第20-21页 |
(二) 认知发展: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| 第21-22页 |
(三) 语言炼化:不学诗,无以言 | 第22-25页 |
1. 丰富的词汇 | 第23-24页 |
2. 凝练的短句 | 第24-25页 |
3. 多变的修辞 | 第25页 |
(四) 人文涵养:温柔敦厚而不愚 | 第25-26页 |
(五) 审美陶冶:兴、观、群、怨 | 第26-29页 |
1. 兴,感动奋发之美 | 第26-27页 |
2. 观,窥探人生之美 | 第27页 |
3. 群,和谐社会之美 | 第27-28页 |
4. 怨,宣泄情感之美 | 第28-29页 |
二、《诗经》在语文教学中的现状 | 第29-41页 |
(一) 当下语文教材选用《诗经》情况 | 第29-34页 |
1. 数量微升 | 第30-31页 |
2. 内容略丰 | 第31-32页 |
3. 思想多元 | 第32页 |
4. 特点鲜明 | 第32-34页 |
(二) 《诗经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| 第34-41页 |
1. 存在的问题 | 第34-37页 |
2. 问题的原因分析 | 第37-41页 |
三、《诗经》语文教学价值的实现 | 第41-55页 |
(一) 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| 第41-44页 |
1. 更新教学观念 | 第41-42页 |
2. 改革评价体系 | 第42-43页 |
3. 接受继续教育 | 第43-44页 |
(二)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| 第44-47页 |
1. 自主学习,充分展示 | 第44-45页 |
2. 思维实践,认识内化 | 第45页 |
3. 意象培养,理解体悟 | 第45-46页 |
4. 想象补充,身临其境 | 第46-47页 |
5. 模拟创造,享受美感 | 第47页 |
(三) 改进诗经教学方法 | 第47-49页 |
1. 涵咏吟诵,感受音韵美 | 第48-49页 |
2. 字斟句酌,品味语言美 | 第49页 |
3. 联想描摹,体会意境美 | 第49页 |
(四) 优化教材编选模式 | 第49-53页 |
1. 合理规划选篇数量及篇目 | 第50页 |
2. 难易程度呈阶梯式上升 | 第50-51页 |
3. 文白关系处理:教材的分编与混编 | 第51-52页 |
4. 教材的呈现方式:点面结合 | 第52-53页 |
(五) 建立专题学习网站 | 第53-5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5-58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| 第58-59页 |
致谢 | 第59-6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