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页 |
绪论 | 第7-13页 |
0.1 选题理由及意义 | 第7页 |
0.2 研究目标和研究范围 | 第7-8页 |
0.2.1 研究目标 | 第7页 |
0.2.2 研究范围 | 第7-8页 |
0.3 研究问题和研究方法 | 第8-9页 |
0.3.1 研究问题 | 第8-9页 |
0.3.2 研究方法 | 第9页 |
0.4 研究综述 | 第9-13页 |
0.4.1“是……的”句的本体研究 | 第9-11页 |
0.4.2 “是……的”句的偏误研究 | 第11-13页 |
第一章 柬埔寨学生习得汉语“是……的”句偏误类型分析 | 第13-25页 |
1.1 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的柬埔寨学生相关偏误类型分析 | 第13-14页 |
1.2 柬埔寨学生习得汉语“是……的”句偏误类型概况 | 第14-15页 |
1.3 “是……的”强调句(一)的偏误 | 第15-19页 |
1.3.1 遗漏 | 第15-17页 |
1.3.2 错序 | 第17-18页 |
1.3.3 误代 | 第18-19页 |
1.3.4 冗余 | 第19页 |
1.4 “是……的”强调句(二)的偏误 | 第19-23页 |
1.4.1 遗漏 | 第20-21页 |
1.4.2 错序 | 第21-22页 |
1.4.3 误代 | 第22-23页 |
1.4.4 冗余 | 第23页 |
1.5 本章小结 | 第23-25页 |
第二章 柬埔寨学生习得汉语“是……的”句偏误原因分析 | 第25-33页 |
2.1 主观因素 | 第27-31页 |
2.1.1 语际负迁移 | 第27-29页 |
2.1.2 语内负迁移 | 第29-30页 |
2.1.3 缺乏语用知识 | 第30页 |
2.1.4 交际策略的影响 | 第30-31页 |
2.2 客观因素 | 第31-32页 |
2.2.1 教材编排不合理 | 第31-32页 |
2.2.2 教师讲解不充分 | 第32页 |
2.3 本章小结 | 第32-33页 |
第三章 柬埔寨学生汉语“是……的”句的教学设计与建议 | 第33-38页 |
3.1 针对现有教材的补充教学设计 | 第33-35页 |
3.1.1 关于“是……的”强调句(一)的教学设计 | 第33-34页 |
3.1.2 关于“是……的”强调句(二)的教学设计 | 第34-35页 |
3.2 柬埔寨学生汉语“是……的”句教学建议 | 第35-37页 |
3.2.1 注重对比教学 | 第35-36页 |
3.2.2 加强情境教学 | 第36页 |
3.2.3 注重鼓励引导式教学 | 第36-37页 |
3.3 本章小结 | 第37-38页 |
结语 | 第38-39页 |
附录A | 第39-41页 |
附录B | 第41-4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4-49页 |
致谢 | 第49-5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