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7-9页 |
| ABSTRACT | 第9-11页 |
| 符号说明 | 第12-13页 |
| 前言 | 第13-14页 |
| 第一章 当归根、茎、叶形态学研究 | 第14-20页 |
| 第一节 实验样品采集及前处理 | 第14-15页 |
| 1.1 样品采集 | 第14-15页 |
| 1.2 样品前处理 | 第15页 |
| 第二节 当归根、茎、叶样品性状特征及鉴别 | 第15-20页 |
| 2.1 来源鉴别 | 第15页 |
| 2.2 性状鉴别 | 第15-16页 |
| 2.3 显微鉴别 | 第16-17页 |
| 2.4 薄层色谱鉴别 | 第17-20页 |
| 第二章 不同月份当归根、茎、叶样品中活性成分变化规律研究 | 第20-47页 |
| 第一节 实验样品中检查项及水浸出物、醇浸出物特征研究 | 第20-23页 |
| 1.1 实验材料 | 第20页 |
| 1.2 仪器、试剂 | 第20页 |
| 1.3 研究方法 | 第20页 |
| 1.4 结果及分析 | 第20-23页 |
| 1.5 讨论 | 第23页 |
| 第二节 当归根、茎、叶样品总黄酮含量比较研究 | 第23-32页 |
| 2.1 实验材料 | 第23页 |
| 2.2 主要仪器试剂 | 第23-24页 |
| 2.3 研究方法 | 第24-30页 |
| 2.4 结果及分析 | 第30-31页 |
| 2.5 讨论 | 第31-32页 |
| 第三节 当归根、茎、叶样品多糖含量比较研究 | 第32-35页 |
| 3.1 实验材料 | 第32页 |
| 3.2 主要仪器试剂 | 第32页 |
| 3.3 研究方法 | 第32-33页 |
| 3.4 结果及分析 | 第33-35页 |
| 3.5 讨论 | 第35页 |
| 第四节 当归根、茎、叶中绿原酸、芦丁、金丝桃苷、阿魏酸含量比较研究 | 第35-44页 |
| 4.1 实验材料 | 第35页 |
| 4.2 主要仪器试剂 | 第35-36页 |
| 4.3 研究方法 | 第36-40页 |
| 4.4 结果及分析 | 第40-43页 |
| 4.5 讨论 | 第43-44页 |
| 第五节 当归根、茎、叶、花、果实活性成分聚类分析、相关性分析 | 第44-47页 |
| 5.1 采集数据 | 第44页 |
| 5.2 统计方法 | 第44页 |
| 5.3 结果及分析 | 第44-47页 |
| 第三章 当归叶质量评价研究 | 第47-52页 |
| 第一节 不同月份当归叶中活性成分比较研究 | 第47-50页 |
| 1.1 采集数据 | 第47页 |
| 1.2 统计方法 | 第47页 |
| 1.3 结果及分析 | 第47-50页 |
| 第二节 7月当归叶与抽薹当归叶化学成分差异研究 | 第50-52页 |
| 2.1 采集数据 | 第50页 |
| 2.2 统计方法 | 第50页 |
| 2.3 结果及分析 | 第50-52页 |
| 第四章 当归叶茶制备工艺及其质量评价研究 | 第52-69页 |
| 第一节 当归叶茶制备工艺初步研究 | 第52-58页 |
| 1.1 实验材料 | 第52页 |
| 1.2 仪器、试剂 | 第52页 |
| 1.3 当归叶茶炒茶工艺 | 第52-58页 |
| 第二节 当归叶茶性状描述及鉴别 | 第58-59页 |
| 2.1 实验材料 | 第58页 |
| 2.2 当归叶茶性状鉴别 | 第58页 |
| 2.3 显微鉴别 | 第58页 |
| 2.4 薄层色谱鉴别 | 第58-59页 |
| 第三节 当归叶茶检查项及水浸出物、醇浸出物分析 | 第59-61页 |
| 3.1 实验材料 | 第59页 |
| 3.2 仪器、试剂 | 第59-60页 |
| 3.3 方法 | 第60页 |
| 3.4 结果及分析 | 第60-61页 |
| 第四节 当归叶茶总黄酮含量分析 | 第61-62页 |
| 4.1 实验材料 | 第61页 |
| 4.2 仪器、试剂 | 第61页 |
| 4.3 方法 | 第61-62页 |
| 4.4 总黄酮含量测定 | 第62页 |
| 第五节 当归叶茶多糖含量分析 | 第62-64页 |
| 5.1 实验材料 | 第62页 |
| 5.2 仪器、试剂 | 第62页 |
| 5.3 方法 | 第62-63页 |
| 5.4 多糖含量测定 | 第63-64页 |
| 第六节 当归叶茶中绿原酸、芦丁、金丝桃苷含量分析 | 第64-69页 |
| 6.1 实验材料 | 第64页 |
| 6.2 仪器、试剂 | 第64页 |
| 6.3 方法 | 第64-67页 |
| 6.4 绿原酸、芦丁、金丝桃苷含量测定 | 第67-69页 |
| 结语 | 第69-71页 |
| 创新点 | 第71-72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72-74页 |
| 附录 1 | 第74-76页 |
| 附录 2 | 第76-80页 |
| 文献综述 | 第80-95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87-95页 |
| 致谢 | 第95-96页 |
| 在校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| 第9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