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0-11页 |
Abstract | 第11-12页 |
1. 绪论 | 第13-18页 |
1.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| 第13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13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13页 |
1.2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| 第13-16页 |
1.2.1 研究内容 | 第13-14页 |
1.2.2 研究思路 | 第14-15页 |
1.2.3 技术路线 | 第15-16页 |
1.3 研究方法 | 第16-17页 |
1.3.1 文献分析法 | 第16页 |
1.3.2 实地调查法 | 第16页 |
1.3.3 层次分析法 | 第16页 |
1.3.4 德尔菲法 | 第16页 |
1.3.5 问卷调查法 | 第16-17页 |
1.4 创新与不足 | 第17-18页 |
1.4.1 可能创新之处 | 第17页 |
1.4.2 存在的不足之处 | 第17-18页 |
2. 文献综述与相关理论基础 | 第18-24页 |
2.1 文献综述 | 第18-21页 |
2.1.1 国外文献研究综述 | 第18页 |
2.1.2 国内文献研究综述 | 第18-21页 |
2.1.3 相关研究综评述 | 第21页 |
2.2 相关理论基础 | 第21-24页 |
2.2.1 可持续发展理论 | 第21-22页 |
2.2.2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论 | 第22页 |
2.2.3 产业融合理论 | 第22-24页 |
3. 福建清源山茶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| 第24-29页 |
3.1 区位资源分析 | 第24页 |
3.2 产业发展分析 | 第24-25页 |
3.2.1 生态环境保持良好 | 第24页 |
3.2.2 历史发掘工作顺利 | 第24页 |
3.2.3 产业内涵不断拓展 | 第24-25页 |
3.2.4 品牌地位初步确立 | 第25页 |
3.3 茶文化资源分析 | 第25-27页 |
3.3.1 历史文化 | 第25-26页 |
3.3.2 生产工艺 | 第26页 |
3.3.3 社会活动 | 第26-27页 |
3.4 茶产业发展问题分析 | 第27-29页 |
3.4.1 企业规模较小,知名度不足 | 第27页 |
3.4.2 基础设施不足,道路交通较差 | 第27-28页 |
3.4.3 企业开发度低,技术人才较少 | 第28页 |
3.4.4 茶文化资源的发掘、利用有待改进 | 第28-29页 |
4. 泉州清源山茶文化及茶产业发展调查问卷 | 第29-36页 |
4.1 被访者个人信息特征 | 第29-30页 |
4.2 被访者对茶叶消费及产业发展的认知 | 第30-35页 |
4.3 清源山茶文化及茶产业发展评价 | 第35-36页 |
5. 福建清源山茶文化遗产资源价值评价模型构建与分析 | 第36-47页 |
5.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| 第36-38页 |
5.1.1 选取评价指标 | 第36页 |
5.1.2 综合评价层指标 | 第36-38页 |
5.2 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确定 | 第38-43页 |
5.2.1 构造判断矩阵 | 第38页 |
5.2.2 层次单排序及一致性检验 | 第38-39页 |
5.2.3 权重的确定 | 第39-40页 |
5.2.4 评价指标体系权重分析 | 第40-43页 |
5.3 清源山茶文化遗产资源评价 | 第43-45页 |
5.3.1 茶文化遗产资源评价指标模糊评分 | 第43-45页 |
5.4 茶文化遗产资源评价指标评分分析 | 第45-47页 |
5.4.1 总体评分分析 | 第45页 |
5.4.2 评价因子评分分析 | 第45-46页 |
5.4.3 小结 | 第46-47页 |
6. 农业文化视野下福建清源山茶产业提升策略 | 第47-52页 |
6.1 加大政府支持力度,培育新兴茶产业 | 第47页 |
6.1.1 加大政策支持,营造发展环境 | 第47页 |
6.1.2 推动实施茶叶质量可追溯系统 | 第47页 |
6.1.3 推动价值创新,培育市场竞争力 | 第47页 |
6.2 扶持龙头企业,带动周边经营主体发展 | 第47-48页 |
6.2.1 促进龙头企业发展,优化企业结构 | 第47-48页 |
6.2.2 培植新的龙头企业 | 第48页 |
6.2.3 促进合作社生成与发展 | 第48页 |
6.3 拓展文化影响力,创新茶文化历史传承 | 第48-49页 |
6.3.1 拓展清源山茶文化的品牌创新 | 第48页 |
6.3.2 构建清源山茶文化独特性 | 第48页 |
6.3.3 提升生产工艺,维护历史传承 | 第48-49页 |
6.4 加强特色品牌建设,提高市场竞争力 | 第49页 |
6.4.1 明确市场需求,合理定位产品 | 第49页 |
6.4.2 开发健康养生文化 | 第49页 |
6.4.3 拓展茶产品种类 | 第49页 |
6.5 加强区域文化旅游,丰富茶产业内涵 | 第49-50页 |
6.5.1 打造特色文化,增加产品知名度与辨识度 | 第49-50页 |
6.5.2 发展茶文化旅游,扩大产业延伸度 | 第50页 |
6.5.3 开发创意产品,增强游客体验 | 第50页 |
6.6 注重人才培养,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| 第50-52页 |
6.6.1 引进茶产业复合型人才 | 第50-51页 |
6.6.2 加强从业人员素质培养 | 第51-5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2-55页 |
附录A | 第55-58页 |
附录B | 第58-60页 |
致谢 | 第6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