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IHSDM框架的高速公路交通事故预测模型
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8-17页 |
1.1 依托课题及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| 第8-9页 |
1.1.1 依托课题 | 第8页 |
1.1.2 研究目的 | 第8页 |
1.1.3 研究意义 | 第8-9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9-14页 |
1.2.1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9-12页 |
1.2.2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2-13页 |
1.2.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| 第13-14页 |
1.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| 第14-17页 |
1.3.1 研究内容 | 第14-15页 |
1.3.2 技术路线 | 第15-17页 |
第2章 事故预测模型结构与基础数据处理 | 第17-29页 |
2.1 IHSDM事故预测模型分析 | 第17-20页 |
2.1.1 IHSDM事故预测模型的结构 | 第17-18页 |
2.1.2 IHSDM事故预测模型的适用性 | 第18-20页 |
2.2 事故预测模型结构 | 第20-22页 |
2.3 事故预测单元划分及数据组织 | 第22-28页 |
2.3.1 事故预测单元划分 | 第22-24页 |
2.3.2 数据组织 | 第24-28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28-29页 |
第3章 基础事故预测模型的构建 | 第29-43页 |
3.1 事故预测建模变量选择 | 第29-30页 |
3.1.1 模型变量的分类 | 第29页 |
3.1.2 模型变量的筛选方法 | 第29-30页 |
3.2 理想线形条件的界定 | 第30-41页 |
3.2.1 线形条件与事故率的关系 | 第30-40页 |
3.2.2 理想线形条件的界定 | 第40-41页 |
3.3 基础事故预测模型的构建 | 第41-42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42-43页 |
第4章 基础事故修正系数的确定 | 第43-51页 |
4.1 平面线形修正系数的确定 | 第43-47页 |
4.1.1 平曲线半径修正系数 | 第43-44页 |
4.1.2 直线段长度修正系数 | 第44-45页 |
4.1.3 平曲线偏角修正系数 | 第45-47页 |
4.2 纵断面线形修正系数的确定 | 第47-50页 |
4.2.1 纵坡坡度修正系数 | 第47-49页 |
4.2.2 竖曲线半径修正系数 | 第49-50页 |
4.3 本章小结 | 第50-51页 |
第5章 事故预测模型的验证及应用 | 第51-60页 |
5.1 事故预测模型汇总 | 第51-52页 |
5.2 事故预测模型的显著性检验 | 第52-54页 |
5.3 事故预测模型的验证 | 第54-55页 |
5.4 事故预测模型的应用 | 第55-56页 |
5.5 本章小结 | 第56-60页 |
主要研究成果与研究展望 | 第60-6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2-67页 |
附录 | 第67-70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 | 第70-72页 |
致谢 | 第72-73页 |
个人简历 | 第7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