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4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页 |
| 1 绪论 | 第7-12页 |
| 1.1 东干语介绍 | 第7页 |
| 1.2 东干语借词对东干语语音演变的影响 | 第7-9页 |
| 1.2.1 汉语借词的定义及分类 | 第7页 |
| 1.2.2 东干语中的借词情况 | 第7-8页 |
| 1.2.3 东干语借词对其语音系统的影响 | 第8-9页 |
| 1.3 东干语中的借词情况 | 第9-10页 |
| 1.3.1 汉语借词的定义及分类 | 第9页 |
| 1.3.2 东干语中的借词情况 | 第9-10页 |
| 1.4 本论文研究对象、研究意义、研究方法介绍 | 第10-12页 |
| 1.4.1 本文研究对象及意义 | 第10-11页 |
| 1.4.2 本文研究方法 | 第11-12页 |
| 2 东干语借词情况的研究 | 第12-15页 |
| 2.1 前苏联学者调查研究状况 | 第12-13页 |
| 2.2 中国学者对东干语借词的研究状况 | 第13-15页 |
| 3 东干语语音系统及与汉语语音系统的差异 | 第15-20页 |
| 3.1 东干语的元音音位及与汉语元音音位的差异 | 第15-17页 |
| 3.2 东干语的辅音音位及汉语辅音音位的差异 | 第17-19页 |
| 3.3 东干语的声调及汉语声调的差异 | 第19-20页 |
| 4 东干语中的借词语音变化 | 第20-29页 |
| 4.1 阿拉伯-波斯借词 | 第20-22页 |
| 4.2 突厥借词 | 第22-23页 |
| 4.3 俄罗斯借词 | 第23-25页 |
| 4.4 东干语借词语音变化情况总结 | 第25-29页 |
| 4.4.1 借词中的音位变换 | 第25-26页 |
| 4.4.2 出现增音借词 | 第26-27页 |
| 4.4.3 借词的音素的脱落 | 第27页 |
| 4.4.4 由借词进入东干语语音系统新增音位/r/ | 第27-29页 |
| 5.结语 | 第29-30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30-33页 |
| 致谢 | 第3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