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9页 |
引言 | 第9-7页 |
一、民工荒的概念界定 | 第10页 |
二、选题意义 | 第10-7页 |
第一章 经济转轨期农民工流动历史过程回顾——民工潮到民工荒之循环 | 第7-20页 |
一、第一轮民工潮(1992-2003) | 第12-15页 |
二、第一轮民工荒(2004-2007) | 第15页 |
三、第二轮民工潮(2007-2009) | 第15-17页 |
四、第二轮民工荒(2009-2010) | 第17-18页 |
五、经济转轨期农民工流动的历史过程之回顾与评析 | 第18-20页 |
第二章 劳动力流动理论与研究及评析 | 第20-27页 |
第一节 西方劳动力流动理论 | 第20-23页 |
一、劳动力供求视角 | 第20-22页 |
二、制度性视角 | 第22-23页 |
三、西方劳动力流动理论的评析 | 第23页 |
第二节 国内劳动力流动研究 | 第23-27页 |
一、劳动力供求视角 | 第24-25页 |
二、制度性视角 | 第25-26页 |
三、国内劳动力流动研究的评析 | 第26-27页 |
第三章 经济转轨期民工荒现象的分析 | 第27-56页 |
第一节 农民工劳动力供求关系的分析 | 第27-37页 |
一、农民工劳动力供求关系的总体分析—--二元经济发展与刘易 斯转折点 | 第27-30页 |
二、农民工劳动力供求关系的微观分析——个人劳动力供给决策 | 第30-36页 |
三、民工荒透视产业升级 | 第36-37页 |
第二节 农民工的制度性歧视 | 第37-56页 |
一、农民工受到的城乡二元制度歧视 | 第37-41页 |
二、农民工的二元生存状态 | 第41-45页 |
三、农民工受到的劳动关系制度歧视 | 第45-49页 |
四、农民工价值观的变化 | 第49-52页 |
五、基于制度性歧视下的农民工成本收益分析 | 第52-56页 |
第四章 解决我国经济转轨期民工荒的对策 | 第56-61页 |
一、在户籍、子女教育等方面给予农民工平等权利 | 第56-57页 |
二、完善农民工劳动权益的制度安排 | 第57页 |
三、改进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 | 第57-58页 |
四、加强农民工技能培训 | 第58-59页 |
五、城市社区要充分发挥管理功能 | 第59页 |
六、农民工也要改变观念,加强学习,提高自身素质 | 第59-61页 |
结语 | 第61-6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2-67页 |
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| 第67-68页 |
后记 | 第68-6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