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交信号优先协调控制方法研究
摘要 | 第6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2-19页 |
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12-13页 |
1.2 研究现状 | 第13-16页 |
1.2.1 控制方式 | 第13-14页 |
1.2.2 控制范围 | 第14-15页 |
1.2.3 控制目标 | 第15-16页 |
1.2.4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| 第16页 |
1.3 研究目的 | 第16-17页 |
1.4 研究内容 | 第17-18页 |
1.4.1 公交信号优先控制体系 | 第17页 |
1.4.2 实时公交信号优先单点控制 | 第17-18页 |
1.4.3 实时公交信号优先协调控制 | 第18页 |
1.5 小结 | 第18-19页 |
第2章 公交信号优先控制体系 | 第19-28页 |
2.1 公交信号优先控制策略 | 第19-21页 |
2.1.1 以人均延误为控制目标 | 第19-20页 |
2.1.2 多公交车申请问题 | 第20页 |
2.1.3 社会车辆利益保障问题 | 第20-21页 |
2.2 公交信号优先控制方式 | 第21-23页 |
2.2.1 实时公交信号优先单点控制 | 第21-22页 |
2.2.2 实时公交信号优先协调控制 | 第22-23页 |
2.3 公交信号优先控制结构 | 第23-27页 |
2.3.1 算法结构 | 第24页 |
2.3.2 硬件结构 | 第24-26页 |
2.3.3 数据结构 | 第26-27页 |
2.4 小结 | 第27-28页 |
第3章 实时公交信号优先单点控制 | 第28-42页 |
3.1 基本控制思想 | 第28-29页 |
3.2 相位相序优化 | 第29-32页 |
3.3 单交叉口公交信号优先配时优化 | 第32-41页 |
3.3.1 单交叉口信号控制人均延误分析 | 第32-34页 |
3.3.2 各相位关键进口道上的饱和度差异分析 | 第34-35页 |
3.3.3 信号配时参数分析 | 第35-37页 |
3.3.4 实时公交信号优先单点控制模型 | 第37-41页 |
3.4 小结 | 第41-42页 |
第4章 实时公交信号优先协调控制 | 第42-55页 |
4.1 基本控制思想 | 第42-43页 |
4.2 多交叉口协调控制系统描述 | 第43-45页 |
4.2.1 协调控制系统交叉口选取原则分析 | 第44-45页 |
4.2.2 协调控制系统交通流模式分析 | 第45页 |
4.3 多交叉口公交信号优先配时优化 | 第45-54页 |
4.3.1 相位相序设计 | 第46页 |
4.3.2 信号周期优选 | 第46-48页 |
4.3.3 多交叉口协调控制人均延误分析 | 第48-52页 |
4.3.4 路段剩余道路空间动态约束 | 第52-53页 |
4.3.5 实时公交信号优先协调控制模型 | 第53-54页 |
4.4 小结 | 第54-55页 |
第5章 仿真评价 | 第55-65页 |
5.1 单点控制 | 第55-60页 |
5.1.1 基础交通条件和数据 | 第56-58页 |
5.1.2 信号控制方案 | 第58-59页 |
5.1.3 VISSIM仿真评价 | 第59-60页 |
5.2 协调控制 | 第60-64页 |
5.2.1 基础数据 | 第60-62页 |
5.2.2 协调控制方案 | 第62-63页 |
5.2.3 VISSIM仿真及评价 | 第63-64页 |
5.3 小结 | 第64-65页 |
结论 | 第65-67页 |
致谢 | 第67-6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8-72页 |
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| 第7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