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中国教育事业论文--教育改革与发展论文

构建农民工子女“三位一体”教育管理模式研究--兼论城乡结合部儿童教育环境的优化问题

中文摘要第3-5页
ABSTRACT第5-6页
引言第10-14页
    (一) 国内研究第10-11页
    (二) 研究意义第11页
    (三) 研究方法第11-12页
    (四) 调查研究第12-14页
一、 城乡结合部农民工子女概念的提出第14-15页
    (一) 城乡结合部的定义第14页
    (二) 城乡结合部农民工子女的定义第14-15页
二、 城乡结合部的社会现状对教育的影响第15-16页
    (一)经济因素第15页
    (二)家长素质因素第15页
    (三) 环境因素第15-16页
三、 农民工子女存在的问题第16-18页
    (一) 自卑心理较强第16页
    (二)和社会青年交往沾染不良习气第16页
    (三)孤僻自卑第16页
    (四)为习惯差第16页
    (五)学习不刻苦第16-17页
    (六)自我为中心第17页
    (七)盲目“赚钱”第17-18页
四、 学校、家庭、社会“三位一体”立体式管理第18-23页
    (一) 学校发挥教育主体作用第18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 学校环境育人功能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2. 校园班级活动的育人功能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3.周边环境的育人功能第19-20页
    (二) 家庭教育发挥主要功能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构建“安全”之家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2.改善教育方式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3.担起临时监护的责任第21页
    (三) 社会教育做后盾第21-23页
        1.清理周边环境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2.提倡绿色上网第22-23页
五、 心理辅导、网络资源、校信通“三位一体”立体式管理第23-32页
    (一) 加强心理辅导,及时沟通第23-26页
        1.心理辅导启迪学生的灵魂之窗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2. 多样的方法清扫学生的心理阴霾第23-26页
    (二) 建立网络学校,进行空中交流第26-29页
        1.发挥网络育人功能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2.建立师生网络新型关系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网络心理辅导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4.网络班级管理方案第28-29页
    (三) 校信通教育的“桥梁”第29-32页
        1.校信通传递与反馈作用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校信通做好学生安全工作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3.校信通创立沟通机会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4.“校信通”保护学生自尊心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5.“校信通”是及时雨第31-32页
六、 家长、班委、学校三位一体立体式管理第32-35页
    (一) 家长为依托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1.家长走进学校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2.咨询式家长会第32页
    (二) 学校做管理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1.成立家长学校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2.成立家长委员会第33页
    (三) 班委去辅助第33-35页
        1.辅助建立公平原则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2.辅助形成公正态度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辅助创建公开制度第34-35页
七、 结束语第35-36页
参考文献第36-37页
附录第37-42页
    附录 1:农民工子女家庭调查问卷(父母版)第37-39页
    附录 2:农民工子女家庭调查问卷(学生版)第39-42页
致谢第42页

论文共4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心理学视角下创新高中生思想政治教育初探--以青岛市某区高中生为例
下一篇:高为杰与赵晓生和声力学观点的比较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