区域高速公路网疲劳驾驶行为分布特征研究
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8-24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8-20页 |
1.1.1 引言 | 第8页 |
1.1.2 高速公路事故频发 | 第8-9页 |
1.1.3 疲劳驾驶是重大交通事故主因之一 | 第9-10页 |
1.1.4 营运车辆事故比重较大 | 第10-11页 |
1.1.5 驾驶员致因分析 | 第11-14页 |
1.1.6 疲劳致因及疲劳检测 | 第14-18页 |
1.1.7 联网收费数据应用方法 | 第18-20页 |
1.2 主要研究内容 | 第20-24页 |
1.2.1 当前研究不足 | 第20页 |
1.2.2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| 第20-21页 |
1.2.3 论文组织及结构 | 第21-24页 |
第二章 收费数据预处理 | 第24-34页 |
2.1 引言 | 第24页 |
2.2 联网收费系统及已有数据可用性分析 | 第24-29页 |
2.2.1 收费数据 | 第24-27页 |
2.2.2 站名表及路网拓扑结构图 | 第27-29页 |
2.3 收费数据获取及预处理 | 第29-32页 |
2.3.1 数据逻辑错误处理 | 第29-30页 |
2.3.2 类型杂乱 | 第30-31页 |
2.3.3 记录重复 | 第31页 |
2.3.4 数据不完整 | 第31页 |
2.3.5 其他问题 | 第31页 |
2.3.6 数据预处理方式 | 第31-32页 |
2.4 数据备份方式 | 第32-33页 |
2.5 本章小结 | 第33-34页 |
第三章 疲劳路径初步判定 | 第34-39页 |
3.1 引言 | 第34页 |
3.2 疲劳判定阶梯算法 | 第34-35页 |
3.3 判定行驶路线 | 第35-36页 |
3.4 选取疲劳驾驶时间阈值 | 第36-37页 |
3.5 判定疲劳路线长度阈值 | 第37页 |
3.6 疲劳路径判定算法性能分析 | 第37-38页 |
3.7 本章小结 | 第38-39页 |
第四章 疲劳计算及疲劳分布特征分析 | 第39-73页 |
4.1 引言 | 第39页 |
4.2 计算思路 | 第39-40页 |
4.3 某类车主流行驶时间计算 | 第40-42页 |
4.4 各条路线的分车型行驶时间众数 | 第42-43页 |
4.5 任意路线某类车应休息次数计算 | 第43页 |
4.6 每辆车少休息次数计算 | 第43-44页 |
4.7 每辆车疲劳行驶时间计算 | 第44-45页 |
4.8 疲劳度及疲劳率计算 | 第45页 |
4.9 路段疲劳特征计算 | 第45-47页 |
4.10 疲劳驾驶行为分布特征展示 | 第47-68页 |
4.10.1 单车辆疲劳特征 | 第47-49页 |
4.10.2 分车型路线疲劳度 | 第49-56页 |
4.10.3 分车型路线疲劳率 | 第56-64页 |
4.10.4 分车型路段疲劳率 | 第64-68页 |
4.11 路段疲劳特征与交通安全相关性 | 第68-71页 |
4.12 本章小结 | 第71-73页 |
第五章 路网特征影响因子分析及算法应用分析 | 第73-77页 |
5.1 路网特征影响因子分析 | 第73-74页 |
5.2 算法应用分析 | 第74-76页 |
5.3 本章小结 | 第76-77页 |
结论 | 第77-7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8-81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| 第81-82页 |
致谢 | 第8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