致谢 | 第5-6页 |
摘要 | 第6-7页 |
ABSTRACT | 第7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1-23页 |
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11-13页 |
1.2 高速铁路交通诱发的环境振动研究现状 | 第13-16页 |
1.2.1 研究内容 | 第13-14页 |
1.2.2 研究方法和研究现状 | 第14-16页 |
1.3 振动波在地基土中的衰减 | 第16-21页 |
1.3.1 振动衰减的原因 | 第18页 |
1.3.2 振动衰减的特点 | 第18-19页 |
1.3.3 振动衰减预测方法 | 第19-21页 |
1.4 本文研究工作 | 第21-22页 |
1.5 本章小结 | 第22-23页 |
第2章 有限元-无限元耦合模型的理论基础 | 第23-43页 |
2.1 有限单元法 | 第23-24页 |
2.1.1 数值分析方法 | 第23页 |
2.1.2 有限单元法的发展 | 第23-24页 |
2.2 非线性动力学分析 | 第24-29页 |
2.2.1 非线性分析 | 第24-25页 |
2.2.2 动力学分析及ABAQUS中求解方法的选择 | 第25-26页 |
2.2.3 Newmark时间积分方法原理 | 第26-28页 |
2.2.4 ABAQUS显式算法中的稳定极限 | 第28-29页 |
2.3 轨道不平顺 | 第29-35页 |
2.3.1 轨道不平顺的基本理论 | 第29-32页 |
2.3.2 轨道不平顺数值模拟 | 第32-35页 |
2.4 无限元 | 第35-40页 |
2.4.1 无限元基本理论 | 第35-39页 |
2.4.2 ABAQUS中定义无限元 | 第39-40页 |
2.5 阻尼 | 第40-42页 |
2.5.1 阻尼的概念 | 第40-41页 |
2.5.2 阻尼系数的确定 | 第41-42页 |
2.6 本章小结 | 第42-43页 |
第3章 列车-轨道-地基土动力相互作用模型的建立及校核 | 第43-63页 |
3.1 列车模型 | 第43-46页 |
3.1.1 列车的假定 | 第43-44页 |
3.1.2 列车参数 | 第44-46页 |
3.2 轨道模型 | 第46-51页 |
3.2.1 轨道结构尺寸 | 第46-47页 |
3.2.2 轨道结构的材料参数 | 第47页 |
3.2.3 轨道结构的单元选取 | 第47-48页 |
3.2.4 轮轨接触及轨道结构连接 | 第48页 |
3.2.5 轨道不平顺的模拟 | 第48-51页 |
3.3 路基模型 | 第51-53页 |
3.4 地基土模型 | 第53-56页 |
3.4.1 地基土假定 | 第53页 |
3.4.2 地基土材料参数 | 第53-55页 |
3.4.3 地基土的尺寸、单元和边界 | 第55-56页 |
3.5 阻尼的计算 | 第56-59页 |
3.6 分析步时间及时间增量步的选择 | 第59页 |
3.7 有限元模型的校核 | 第59-61页 |
3.8 本章小结 | 第61-63页 |
第4章 高速列车引起的自由场地振动的传播规律及影响因素分析 | 第63-87页 |
4.1 振动特性和衰减规律分析 | 第63-70页 |
4.2 地基土质对振动的影响 | 第70-77页 |
4.2.1 对自由场地振动特性的影响 | 第70-74页 |
4.2.2 对振动波衰减规律的影响 | 第74-77页 |
4.3 地基土阻尼比对振动的影响 | 第77-84页 |
4.3.1 对自由场地振动特性的影响 | 第78-82页 |
4.3.2 对振动波衰减规律的影响 | 第82-84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84-87页 |
第5章 荷载移动速度对地基土振动的影响及马赫锥现象 | 第87-111页 |
5.1 模型的建立 | 第87-94页 |
5.1.1 地基土模型 | 第87-90页 |
5.1.2 移动荷载的模拟 | 第90-92页 |
5.1.3 时间增量步的选择 | 第92-94页 |
5.2 荷载移动速度的影响 | 第94-108页 |
5.2.1 对自由场地振动特性的影响 | 第95-105页 |
5.2.2 对振动波衰减规律的影响 | 第105-108页 |
5.3 本章小结 | 第108-111页 |
第6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111-115页 |
6.1 本文的主要结论 | 第111-113页 |
6.2 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| 第113-11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15-119页 |
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| 第119-123页 |
学位论文数据集 | 第12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