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化学工业论文--其他化学工业论文--发酵工业论文--一般性问题论文--发酵工艺论文

小球藻高密度发酵培养的研究

中文摘要第2-4页
Abstract第4-5页
中文文摘第6-12页
绪论第12-22页
    1 小球藻简介第12页
    2 小球藻的应用价值第12-14页
        2.1 食品保健品领域的应用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2.2 在环境治理方面的应用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1 废水处理第1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2 减缓温室效应第13-14页
    3 小球藻培养现状第14-17页
        3.1 小球藻的规模化培养第14-1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1.1 光能自养培养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1.2 小球藻异养培养第15-1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1.3 小球藻兼性混合培养第17页
    4 异养培养常见问题及工艺控制第17-19页
        4.1 染菌及处理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4.2 培养基C、N源的选择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2.1 N源对发酵液pH的影响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2.2 C源的选择第19页
    5 葡萄糖吸收及利用第19-20页
    6 研究目的、意义和主要内容第20-22页
        6.1 研究目的、意义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6.2 研究内容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6.3 技术路线第21-22页
第一章 小球藻分子鉴定及培养基优化第22-38页
    1 引言第22页
    2 材料与方法第22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1 试验材料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1.1 藻种与培养基配方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1.2 仪器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1.3 试验药品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1.4 引物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2.2 实验方法第23-2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1 藻种鉴定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2 小球藻液体种子的培养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3 Plackett-Burman设计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4 最陡爬坡实验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5 响应面分析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6 生物量的测定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7 蛋白质含量测定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8 叶绿素、类胡萝卜素、油脂和碳水化合物测定第25-26页
    3 结果与分析第26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1 测序结果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2 小球藻生长曲线绘制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3 小球藻培养基N源选取第28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4 Plackett-burman优化小球藻培养基第30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5 最陡爬坡试验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3.6 响应面分析确定最优水平第32-36页
    4 小结与讨论第36-38页
第二章 小球藻分批发酵工艺研究第38-50页
    1 引言第38页
    2 材料与方法第38-40页
        2.1 材料第38页
        2.2 方法第38-4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1 测定方法第3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2 尿素含量测定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3 分批培养动力学模型构建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4 补料工艺的建立第40页
    3 结果与分析第40-47页
        3.1 小球藻在50L罐生长情况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2 细胞生长动力学参数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3 蛋白质合成动力学模型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3.4 底物消耗动力学模型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3.5 补料工艺建立第44-47页
    4 小结与讨论第47-50页
第三章 2000L发酵罐中试小球藻及产品质量分析第50-56页
    1 引言第50页
    2 材料与方法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2.1 实验仪器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2.2 实验方法第5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1 发酵罐种子制备第5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2 小球藻干粉制备第5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3 成分测定方法第51页
    3 结果与分析第51-54页
        3.1 2000L发酵罐培养情况第51-53页
        3.2 成分测定第53-54页
    4 小结与讨论第54-56页
第四章 50L发酵罐培养过程中小球藻部分关键酶基因表达情况第56-64页
    1 引言第56页
    2 材料与方法第56-60页
        2.1 材料第56-5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1.1 样品第56-5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1.2 主要试剂第5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1.3 主要仪器第57页
        2.2 方法第57-6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1 荧光定量PCR检测基因的表达量第57-5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3 cDNA的合成第5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4 引物设计第58-5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5 荧光定量PCR反应体系和条件第59-6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6 基因表达差异分析第60页
    3 结果与分析第60-62页
        3.1 RNA的纯度和浓度测定第60-61页
        3.2 相对基因表达水平第61-62页
    4 小结与讨论第62-64页
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64-66页
    1 研究结论第64-65页
    2 展望第65-66页
参考文献第66-74页
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第74-76页
致谢第76-78页
个人简历第78-82页

论文共8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遥感的城市形态时空演变研究--以福州市为例
下一篇:善治视域下福州市机动车驾驶员培训行业管理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