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1 引言 | 第11-13页 |
2 文献综述 | 第13-21页 |
2.1 应对方式 | 第13-16页 |
2.1.1 应对的概念 | 第13-14页 |
2.1.2 应对的理论研究及分类 | 第14-15页 |
2.1.3 团体辅导对应对方式的干预研究 | 第15-16页 |
2.2 领悟社会支持 | 第16-19页 |
2.2.1 社会支持的概念 | 第16页 |
2.2.2 社会支持的分类与测量 | 第16-17页 |
2.2.3 领悟社会支持的概念 | 第17-18页 |
2.2.4 领悟社会支持的相关研究 | 第18-19页 |
2.3 领悟社会支持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 | 第19页 |
2.4 认知行为团体辅导 | 第19-21页 |
3 问题提出 | 第21-23页 |
3.1 以往研究局限 | 第21页 |
3.2 研究目的 | 第21页 |
3.3 研究假设 | 第21-22页 |
3.4 研究意义 | 第22-23页 |
4 调查研究 | 第23-39页 |
4.1 调查目的 | 第23页 |
4.2 调查对象 | 第23页 |
4.3 调查工具 | 第23-24页 |
4.4 调查程序 | 第24页 |
4.5 调查结果分析 | 第24-31页 |
4.5.1 大一新生领悟社会支持的调查结果分析 | 第24-27页 |
4.5.2 大一新生应对方式的调查结果分析 | 第27-29页 |
4.5.3 大一新生领悟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的关系分析 | 第29-30页 |
4.5.4 大一新生领悟社会支持对应对方式的回归分析 | 第30-31页 |
4.6 调查结果讨论 | 第31-39页 |
4.6.1 大一新生领悟社会支持特点分析 | 第31-33页 |
4.6.2 大一新生应对方式特点分析 | 第33-36页 |
4.6.3 大一新生应对方式与领悟社会支持关系分析 | 第36-39页 |
5 干预研究 | 第39-49页 |
5.1 干预目的 | 第39页 |
5.2 干预对象和实验设计 | 第39页 |
5.3 干预工具和数据处理方法 | 第39-40页 |
5.4 干预方案 | 第40-43页 |
5.4.1 团体性质、时间、地点 | 第40页 |
5.4.2 团体辅导方案的理论基础 | 第40-41页 |
5.4.3 团体辅导方案 | 第41-43页 |
5.5 干预结果分析 | 第43-47页 |
5.5.1 应对方式的干预结果分析 | 第43-45页 |
5.5.2 领悟社会支持的干预结果分析 | 第45-47页 |
5.6 干预研究讨论 | 第47-49页 |
6 总体研究结论 | 第49-51页 |
6.1 大一新生应对方式的调查研究结果 | 第49页 |
6.2 大一新生领悟社会支持的调查研究结果 | 第49页 |
6.3 大一新生应对方式和领悟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 | 第49-50页 |
6.4 团体辅导干预研究结果 | 第50-51页 |
7 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| 第51-53页 |
8 价值与局限 | 第53-55页 |
8.1 本研究的价值 | 第53页 |
8.2 需要改进之处 | 第53-5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5-61页 |
附录 | 第61-65页 |
致谢 | 第65-6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