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2-29页 |
1.1 苦荞简介 | 第12-14页 |
1.2 苦荞活性肽 | 第14-15页 |
1.3 抗菌肽 | 第15-21页 |
1.3.1 抗菌肽的来源 | 第15-17页 |
1.3.2 抗菌肽的制备 | 第17-19页 |
1.3.3 抗菌肽在食品保鲜中的应用 | 第19-21页 |
1.4 鱼肉保鲜简介 | 第21-27页 |
1.4.1 鱼肉保鲜方法 | 第21-23页 |
1.4.2 鱼肉鲜度评价方法 | 第23-27页 |
1.5 研究目的、意义和主要内容 | 第27-29页 |
1.5.1 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27-28页 |
1.5.2 研究的主要内容 | 第28-29页 |
第二章 苦荞固态发酵菌株的筛选 | 第29-45页 |
2.1 材料与方法 | 第30-36页 |
2.1.1 材料 | 第30页 |
2.1.2 仪器与设备 | 第30-31页 |
2.1.3 实验方法 | 第31-35页 |
2.1.4 数据处理 | 第35-36页 |
2.2 结果与讨论 | 第36-44页 |
2.2.1 苦荞基本成分分析 | 第36页 |
2.2.2 固态发酵苦荞产物液的蛋白酶活力分析 | 第36-38页 |
2.2.3 固态发酵苦荞过程的水解度分析 | 第38-39页 |
2.2.4 固态发酵苦荞过程产物液的多肽含量分析 | 第39-40页 |
2.2.5 固态发酵苦荞产物液的抑菌率 | 第40-42页 |
2.2.6 米曲霉发酵2d产物液的分子量分布与活性 | 第42-44页 |
2.3 本章小结 | 第44-45页 |
第三章 固态发酵制备苦荞抗菌肽工艺条件的优化 | 第45-65页 |
3.1 材料与方法 | 第46-50页 |
3.1.1 材料 | 第46页 |
3.1.2 仪器与设备 | 第46页 |
3.1.3 实验方法 | 第46-47页 |
3.1.4 单因素试验 | 第47-48页 |
3.1.5 Plackett-Burman试验 | 第48-49页 |
3.1.6 响应面试验 | 第49页 |
3.1.7 数据处理 | 第49-50页 |
3.2 结果与讨论 | 第50-64页 |
3.2.1 单因素试验结果 | 第50-57页 |
3.2.2 Plackett-Burman试验结果 | 第57-59页 |
3.2.3 响应面试验结果 | 第59-64页 |
3.3 本章小结 | 第64-65页 |
第四章 苦荞抗菌肽对罗非鱼片的保鲜效果 | 第65-76页 |
4.1 材料与方法 | 第66-69页 |
4.1.1 材料 | 第66页 |
4.1.2 仪器与设备 | 第66页 |
4.1.3 实验方法 | 第66-68页 |
4.1.4 数据处理 | 第68-69页 |
4.2 结果与讨论 | 第69-75页 |
4.2.1 pH值的变化 | 第69-70页 |
4.2.2 TBA值的变化 | 第70页 |
4.2.3 TVB-N值变化 | 第70-71页 |
4.2.4 菌落总数的变化 | 第71-72页 |
4.2.5 感官评价 | 第72-75页 |
4.3 本章小结 | 第75-76页 |
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76-79页 |
5.1 结论 | 第76-78页 |
5.2 展望 | 第78-79页 |
致谢 | 第79-8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0-88页 |
附录: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8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