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教育论文--学校管理论文

特色学校创建的实践研究--中山市S学校创建特色学校的十年历程与反思

摘要第6-7页
Abstract第7-8页
引言第11-15页
    一、问题的提出第11-12页
    二、文献综述第12-13页
    三、研究的意义第13-14页
    四、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4-15页
第一章 特色学校的内涵、结构与判定标准第15-26页
    一、特色学校建设的时代背景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特色学校是社会发展的时代需求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特色学校是新世纪对教育多元价值观的呼唤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 特色学校是学校在教育竞争中谋求发展的客观要求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(四) 特色学校是学校实现内涵发展与自身发展的需要第16页
    二、特色学校的内涵第16-19页
    三、特色学校的几对关系第19-22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特色学校与专门学校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学校传统与特色学校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 特色学校与优质名校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(四) 特色学校与学校特色第21-22页
    四、特色学校的结构第22-24页
    五、特色学校的判定标准第24-26页
第二章 特色学校创建的实践探索 以中山市S学校为例第26-43页
    一、S学校个案选择的缘由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S学校概况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选择S学校的缘由第26-27页
    二、S学校的特色第27-29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尊崇天性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培育品性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 启迪灵性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(四) 彰显个性第28-29页
    三、S学校创建特色的历程回顾第29-35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目标定位 确立个性化特色教育的办学理念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组织发展 个性化教育特色的创建历程第30-34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 特色形成 个性化教育特色学校创建的成效第34-35页
    四、S学校创建特色的成效分析第35-43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校长独特的教育思想是S学校创建特色的前提第36-39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富有个性的办学理念是S学校创建特色的基础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 激发教师的积极参与是S学校创建特色的关键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(四) 特色的校园木棉文化是S学校创建特色的突破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(五) 个性化教学校本研究是S学校创建特色的保障第42-43页
第三章 特色学校创建的实践反思第43-54页
    一、特色学校在创建过程中该如何定位第43-49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条件分析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宏观策划第44-47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 微观调控第47-49页
    二、创建特色学校该如何发挥社会效益第49-51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特色学校形象的传媒宣传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各类教育活动示范引领第50-51页
    三、特色学校该如何评估与推广第51-54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特色学校的评估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特色学校的推广第52-54页
参考文献第54-55页
致谢第55页

论文共5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上海市农村义务教育学校“委托管理”效能研究--以J区为例
下一篇:美国校车运行制度对我国的启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