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页 |
引言 | 第12-13页 |
1 绪论 | 第13-22页 |
1.1 研究背景与意义 | 第13-15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13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13-15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5-18页 |
1.2.1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5-17页 |
1.2.2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7-18页 |
1.2.3 总结 | 第18页 |
1.3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| 第18-22页 |
1.3.1 研究思路 | 第18-19页 |
1.3.2 研究的主要内容 | 第19-22页 |
2 车牌识别技术原理与车牌数据分析 | 第22-29页 |
2.1 车牌识别技术原理 | 第22-23页 |
2.2 车牌数据的分析与预处理 | 第23-26页 |
2.2.1 车牌数据库字段属性 | 第23-24页 |
2.2.2 车牌数据的质量评估 | 第24-25页 |
2.2.3 基于车牌数据的交通出行时间特征分析 | 第25-26页 |
2.3 车牌数据的质量保证 | 第26-27页 |
2.3.1 数据缺失分析 | 第26-27页 |
2.3.2 异常数据处理 | 第27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27-29页 |
3 基于车牌数据的OD矩阵获取方法研究 | 第29-42页 |
3.1 OD矩阵的概念和调查方法 | 第29-31页 |
3.1.1 OD矩阵的概念 | 第29-30页 |
3.1.2 OD矩阵调查方法概述 | 第30-31页 |
3.2 基于车牌数据的OD矩阵的获取步骤 | 第31页 |
3.3 研究对象的区域和交通组织 | 第31-33页 |
3.4 SPSS和Excel VBA在数据处理中的应用 | 第33-38页 |
3.4.1 SPSS与Excel VBA | 第33页 |
3.4.2 SPSS与Excel VBA在处理车牌数据中的应用 | 第33-38页 |
3.5 本研究方法获取OD矩阵的验证评价 | 第38-41页 |
3.5.1 基于出行轨迹的类似实测数据的获取 | 第38-40页 |
3.5.2 基于车牌数据获取OD矩阵与类似实测数据的比较 | 第40-41页 |
3.6 本章小结 | 第41-42页 |
4 基于交通卡口间车辆行程时间的交通小区划分研究 | 第42-53页 |
4.1 交通小区划分理论依据 | 第42-43页 |
4.2 交叉口间的行程时间的获取与确定 | 第43-47页 |
4.2.1 交叉口间车辆行程时间的获取 | 第43-47页 |
4.2.2 交叉口间车辆行程时间的确定 | 第47页 |
4.3 基于行程时间的交通小区划分 | 第47-48页 |
4.4 实例应用 | 第48-52页 |
4.4.1 实例路网交通卡口间的行程时间获取 | 第48-49页 |
4.4.2 实例路网交通小区划分 | 第49-50页 |
4.4.3 交通小区划分效果评价 | 第50-51页 |
4.4.4 获取交通小区间的OD矩阵 | 第51-52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52-53页 |
5 基于Vissim的动态交通分配仿真应用研究 | 第53-78页 |
5.1 基于Vissim仿真的动态交通分配原理 | 第53-54页 |
5.2 基于Vissim仿真的动态交通分配模型分析 | 第54-58页 |
5.2.1 Logit模型 | 第54-55页 |
5.2.2 行程时间 | 第55-56页 |
5.2.3 总体费用 | 第56-57页 |
5.2.4 路径选择模型 | 第57-58页 |
5.3 基于Vissim的动态交通分配仿真实例路网建模 | 第58-63页 |
5.3.1 停车场与小区建模 | 第58-59页 |
5.3.2 节点建模 | 第59-60页 |
5.3.3 基础路网建模 | 第60-62页 |
5.3.4 生成节点-通路图 | 第62-63页 |
5.3.5 交通需求建模 | 第63页 |
5.4 动态分配仿真模型参数标定 | 第63-69页 |
5.4.1 驾驶行为主要参数标定 | 第64-65页 |
5.4.2 仿真模型交通构成参数标定 | 第65页 |
5.4.3 仿真模型期望车速分布标定 | 第65-66页 |
5.4.4 动态分配评价间隔确定 | 第66页 |
5.4.5 动态交通分配路径选择模型主要参数标定 | 第66-68页 |
5.4.6 动态交通分配模型仿真运行参数标定 | 第68-69页 |
5.5 动态交通分配仿真结果分析与评价 | 第69-77页 |
5.5.2 实例路网动态交通分配模型仿真结果分析 | 第70-75页 |
5.5.3 实例路网动态交通分配模型仿真结果评价 | 第75-76页 |
5.5.4 动态分配仿真结果应用分析 | 第76-77页 |
5.6 本章小结 | 第77-78页 |
结论 | 第78-8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0-84页 |
附录A 附表 | 第84-86页 |
在学研究成果 | 第86-87页 |
致谢 | 第8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