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7-8页 |
Abstract | 第8页 |
绪论 | 第9-17页 |
一、解题 | 第9页 |
二、研究背景 | 第9页 |
三、研究对象 | 第9-11页 |
四、文献综述 | 第11-14页 |
(一)小学语文群文阅读的研究 | 第11-14页 |
(二)基于设计的学习(DBL)的相关研究 | 第14页 |
五、研究意义 | 第14-15页 |
(一)理论意义 | 第14页 |
(二)实践意义 | 第14-15页 |
六、研究内容 | 第15页 |
七、研究方法 | 第15-17页 |
第一章 小学高年级群文阅读教学调查分析 | 第17-24页 |
一、基于问卷调查的教师群文阅读教学问题及原因分析 | 第17-21页 |
(一)问卷构成 | 第17页 |
(二)问卷数据描写 | 第17-20页 |
(三)问卷分析 | 第20-21页 |
二、基于问卷调查的学生群文阅读教学问题及原因分析 | 第21-24页 |
(一)问卷构成 | 第21页 |
(二)问卷数据描写 | 第21-22页 |
(三)问卷分析 | 第22-24页 |
第二章 引入DBL构建群文阅读教学方案的可行性及对比优势分析 | 第24-35页 |
一、“基于设计的学习(DBL)”概述 | 第24-27页 |
(一)“基于设计的学习(DBL)”的概念 | 第24-26页 |
(二)“基于设计的学习(DBL)”的特点 | 第26-27页 |
二、DBL构建群文阅读教学方案的可行性 | 第27-29页 |
(一)内部优势 | 第27-28页 |
(二)外部机会 | 第28-29页 |
三、DBL构建群文阅读教学方案与现有群文阅读的对比分析 | 第29-35页 |
(一)DBL方案的教学目标设计可改善传统群文阅读的目标虚化问题 | 第29-31页 |
(二)DBL方案的教学内容设计可改善传统群文阅读的内容分散问题 | 第31-35页 |
第三章 DBL构建群文阅读教学方案设计、课例及教学效果分析 | 第35-52页 |
一、群文阅读教学方案设计的出发点 | 第35页 |
二、群文阅读教学方案设计 | 第35-42页 |
(一)导入探求初认知:议题导入,自主读文探求初认知 | 第36-37页 |
(二)思维碰撞出新知:交流讨论、思维碰撞,加深对议题认知 | 第37-40页 |
(三)教师引导提层次:教师引导,形成议题新认知 | 第40-42页 |
三、基于DBL的群文阅读教学方案课例 | 第42-49页 |
四、基于DBL的群文阅读教学方案的教学效果分析 | 第49-52页 |
(一)试验班级与对照班级群文阅读教学成果对比 | 第49-50页 |
(二)DBL构建群文阅读教学方案对调研问题的改良情况分析 | 第50-52页 |
结语 | 第52-55页 |
一、研究结论 | 第52页 |
二、今后的研究方向 | 第52-55页 |
(一)打造平面化的群文阅读校本课程 | 第52-53页 |
(二)开发表现性评价量规 | 第53-5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5-58页 |
附录 | 第58-65页 |
致谢 | 第65-66页 |
作者简历 | 第6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