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交通运输论文--水路运输论文--船舶工程论文--船舶机械论文--船舶动力装置论文

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船舶热源系统优选研究

摘要第3-5页
ABSTRACT第5-6页
第一章 引言第10-19页
    1.1 论文的研究背景第10-12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概况,水平及发展趋势第12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综合评价方法第12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模糊分析方法在工程领域中的应用第14-15页
    1.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5-16页
    1.4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第16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6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研究的方法第18-19页
第二章 3100 TEU 集装箱船全船耗热量计算及热源系统型式的选取第19-39页
    2.1 全船蒸汽耗量计算第19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统计集装箱船耗热设备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蒸汽耗量计算公式第20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3100TEU 集装箱船全船蒸汽耗量计算第22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1.4 废气锅炉容量的估算第28-30页
    2.2 热源系统型式的选取第30-3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辅锅炉及废气锅炉的型式及特点第30-3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船用热油炉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热源系统具体型式的确定第32-38页
    2.3 本章小结第38-39页
第三章 AHP-模糊综合评价法综述第39-51页
    3.1 AHP-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构建第39-40页
    3.2 层次分析法(AHP)概述第40-4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AHP 的基本原理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用AHP 法确定评价因素权重的步骤第41-44页
    3.3 模糊综合评价法概述第44-5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模糊综合评判法包含的要素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模糊综合评价的基本方法和步骤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单因素评判的几种模型第46-4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多级模糊综合评判模型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5 模糊综合评判的结果处理第49-50页
    3.4 本章小结第50-51页
第四章 船舶热源系统模糊综合评价的模型和指标第51-58页
    4.1 船舶热源系统优选评价的递阶层次结构模型第51页
    4.2 模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第51-5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第52-5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船舶热源系统综合评价层次结构模型第55-5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底层指标体系中定性,定量因素的划分第56-57页
    4.3 本章小结第57-58页
第五章 模糊综合评价法在船舶热源系统优选中的应用第58-86页
    5.1 热源系统评价指标体系中各指标权重的确定第58-67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层次分析法第58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群组AHP 判断矩阵的集结第58-61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船舶热源系统模糊综合评判中指标权重的确定步骤第61-62页
        5.1.4 船舶热源系统模糊综合评判中权重计算的流程图第62-63页
        5.1.5 指标权重的计算及结果第63-67页
    5.2 热源系统评价体系中各指标隶属度的确定第67-81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定性指标隶属度(满意度)的确定第67-73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定量指标隶属函数的确定第73-81页
    5.3 模糊综合评判的实现第81-84页
    5.4 评判结果分析第84-85页
    5.5 本章小结第85-86页
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86-89页
    6.1 本文的主要工作第86-87页
    6.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第87-89页
参考文献第89-93页
附录Ⅰ3100TEU 集装箱船需加热舱柜参数表第93-96页
附录Ⅱ指标权重专家判断矩阵第96-99页
附录Ⅲ定性因素专家评价表第99-102页
致谢第102-103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103-105页

论文共10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两轮电动车系统设计
下一篇:Bouc-Wen滞回模型的参数辨识及其在电梯振动建模中的应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