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页 |
导言 | 第8-15页 |
一、研究缘起 | 第8-9页 |
二、已有研究综述 | 第9-12页 |
三、核心概念界定:“校园安全”、“校园安全政策” | 第12-13页 |
四、研究内容 | 第13页 |
五、研究重点、难点与创新之处 | 第13-14页 |
六、研究方法与手段 | 第14-15页 |
第一章 校服问题 | 第15-23页 |
第一节 我国校服政策的演变 | 第15-16页 |
第二节 校服安全的两维:校服质量与校服统一 | 第16-19页 |
一、校服安全之一:校服质量 | 第16-18页 |
二、校服安全之二:校服统一 | 第18-19页 |
第三节 国外推广校服的政策经验 | 第19-21页 |
第四节 校服问题的政策建议 | 第21-23页 |
一、引入市场流通机制,加强校服质量监管 | 第21-22页 |
二、尝试以“着装规范”取代“统一着装” | 第22-23页 |
第二章 校餐问题 | 第23-35页 |
第一节 我国已有的校餐政策 | 第23-24页 |
第二节 我国校餐政策问题分析 | 第24-28页 |
一、卫生监督不力,食品安全状况不容乐观 | 第25页 |
二、专业化水平低,营养要求难以达标 | 第25-26页 |
三、生产、配送、供应管理混乱,校餐名不符实 | 第26-28页 |
第三节 校餐政策的国际比较 | 第28-33页 |
一、立法先行的政策设计 | 第28-29页 |
二、分工明确、精密运转的组织管理模式 | 第29-31页 |
三、灵活多样、兼顾公平的资金使用与成本分担模式 | 第31-32页 |
四、专业化程度高 | 第32-33页 |
第四节 改进我国校餐服务的政策建议 | 第33-35页 |
一、完善立法 | 第33页 |
二、优化管理机制 | 第33页 |
三、提高专业化水准 | 第33-35页 |
第三章 校舍问题 | 第35-46页 |
第一节 我国校舍安全政策的演进 | 第35-42页 |
一、校舍安全政策的起步阶段(1986年至1998年) | 第35-37页 |
二、校舍安全政策的发展阶段(1999年至2007年) | 第37-40页 |
三、汶川地震后校舍安全政策的转向(2008年至今) | 第40-42页 |
第二节 校舍安全政策的国际比较 | 第42-45页 |
一、“安全第一”的政策理念 | 第42页 |
二、立法确保的长效管理机制 | 第42-43页 |
三、充足的财政保障、独立的质量监督确保校舍安全 | 第43-45页 |
第三节 校舍安全政策建议 | 第45-46页 |
一、加强立法,建立起校舍安全保障的长效机制 | 第45页 |
二、提供常设的专项资金、明确资金用途 | 第45页 |
三、引入贯穿全程的监管模式,保障校舍质量 | 第45-46页 |
第四章 校车问题 | 第46-60页 |
第一节 我国校车服务的现状 | 第46-49页 |
第二节 我国现有的校车政策体系 | 第49-53页 |
一、《校车安全条例》出台前的政策梳理 | 第49-50页 |
二、《校车安全管理条例》及其配套政策 | 第50-53页 |
第三节 校车服务的国际经验——以美国为例 | 第53-58页 |
一、美国的校车安全标准体系 | 第53-56页 |
二、美国的校车供给 | 第56-58页 |
第四节 政策建议 | 第58-60页 |
一、明确校车服务的责任划分 | 第58-59页 |
二、确保财政预算,建立合理的成本分担机制 | 第59页 |
三、因地制宜开展校车服务,采用多样的校车运营模式 | 第59页 |
四、进一步细化行业标准,提高校车安全性能 | 第59-60页 |
结语 | 第60-6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3-68页 |
后记 | 第6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