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页 |
1 绪论 | 第8-11页 |
1.1 研究缘起 | 第8页 |
1.2 文献综述 | 第8-9页 |
1.3 研究思路及方法 | 第9-11页 |
2 纪录片解说词概况 | 第11-14页 |
2.1 纪录片解说词的涵义 | 第11-12页 |
2.1.1 解说词的概念 | 第11页 |
2.1.2 解说词的特性 | 第11-12页 |
2.2 解说词的在纪录片中的角色地位 | 第12页 |
2.3 研究纪录片解说词的意义 | 第12-14页 |
2.3.1 为语言学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语料 | 第13页 |
2.3.2 扩大语用学理论的应用范围和研究视角 | 第13页 |
2.3.3 对纪录片解说词的创作发挥着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意义 | 第13-14页 |
3 纪录片解说词语用材料选构策略分析 | 第14-23页 |
3.1 利用语音,展现音韵美 | 第14-16页 |
3.1.1 讲究押韵,体现韵律回环美 | 第14-15页 |
3.1.2 平仄相间,体现音调抑扬美 | 第15页 |
3.1.3 双声、叠韵朗朗上.,体现语言节奏美 | 第15-16页 |
3.2 利用词汇,表现意象美 | 第16-17页 |
3.2.1 巧用四音节词语 | 第16-17页 |
3.2.2 妙用指示性代词 | 第17页 |
3.3 利用句法,体现逻辑美 | 第17-19页 |
3.3.1 超常搭配 | 第18-19页 |
3.3.2 巧妙省略 | 第19页 |
3.4 运用语体,展现语体美 | 第19-23页 |
3.4.1 运用日常语体 | 第20页 |
3.4.2 运用艺术语体 | 第20-23页 |
4 纪录片解说词语用预设使用策略分析 | 第23-30页 |
4.1 纪录片解说词中语用预设的协同作用 | 第23-25页 |
4.1.1 利用预设使语言简洁凝练 | 第23-24页 |
4.1.2 利用预设使语言迎合大众 | 第24页 |
4.1.3 利用预设使语言形象生动 | 第24-25页 |
4.2 纪录片解说词中语用预设的理性作用 | 第25-28页 |
4.2.1 通过预设辅佐画面、提炼主题 | 第25-26页 |
4.2.2 使用预设进行铺垫、展开情节 | 第26页 |
4.2.3 利用预设连接语篇使画面顺利转场、过渡自然 | 第26-28页 |
4.3 纪录片解说词中语用预设的情感作用 | 第28-30页 |
4.3.1 巧用预设制造悬念,意味深长 | 第28页 |
4.3.2 利用预设产生情感共鸣,引人入胜 | 第28-30页 |
5 纪录片解说词叙事的语用策略分析 | 第30-38页 |
5.1 解说词选择开放的多视角叙事 | 第30-32页 |
5.1.1 全知视角的解说客观理性 | 第30-31页 |
5.1.2 限知视角解说的还原真相 | 第31-32页 |
5.2 解说词制造非线性的叙事时间 | 第32-36页 |
5.2.1 错综复杂的叙事时序设置情节 | 第33-34页 |
5.2.2 张弛有度的叙事时段设计高潮 | 第34-35页 |
5.2.3 巧妙运用的叙事频率塑造人物 | 第35-36页 |
5.3 解说词营造多维度叙事的空间 | 第36-38页 |
5.3.1 解说通过文献资料营造历史空间 | 第36页 |
5.3.2 解说通过.述片段营造真实空间 | 第36-37页 |
5.3.3 解说通过情景再现营造情感空间 | 第37-38页 |
6 纪录片解说词语用语篇的建构策略分析 | 第38-44页 |
6.1 语篇建构的风格美策略 | 第38-41页 |
6.1.1 审美情趣策略 | 第38-39页 |
6.1.2 文史典故策略 | 第39-40页 |
6.1.3 民俗风情策略 | 第40-41页 |
6.2 语篇建构的纪实美策略 | 第41-42页 |
6.2.1 利用背景因素巧构解说词 | 第41页 |
6.2.2 利用情景因素巧构解说词 | 第41-42页 |
6.3 语篇建构的结构美策略 | 第42-44页 |
6.3.1 阶梯递进式的语篇结构 | 第42-43页 |
6.3.2 中心串联式的语篇结构 | 第43-44页 |
结语 | 第44-4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5-47页 |
致谢 | 第47-48页 |
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(著)及科研情况 | 第4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