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6-8页 |
Abstract | 第8-9页 |
1 引言 | 第10-18页 |
1.1 问题的提出 | 第10-11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4页 |
1.2.1 国外GIS地理教学应用现状 | 第11-12页 |
1.2.2 国内GIS地理教学应用现状 | 第12-14页 |
1.3 研究内容 | 第14页 |
1.4 研究方法 | 第14-16页 |
1.4.1 文献研究和归纳法 | 第15页 |
1.4.2 案例分析法 | 第15页 |
1.4.3 空间分析法 | 第15-16页 |
1.5 技术路线 | 第16-18页 |
2 GIS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| 第18-24页 |
2.1 GIS相关概念 | 第18-20页 |
2.1.1 地理信息系统 | 第18页 |
2.1.2 地理信息系统组成 | 第18页 |
2.1.3 GIS技术组成 | 第18-19页 |
2.1.4 数字地图 | 第19-20页 |
2.2 理论基础 | 第20-24页 |
2.2.1 多元智能理论 | 第20-21页 |
2.2.2 建构主义理论 | 第21-22页 |
2.2.3 现代信息技术教学理论 | 第22-23页 |
2.2.4 地理信息系统理论 | 第23-24页 |
3 GIS相关功能及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用途 | 第24-33页 |
3.1 GIS相关功能 | 第24-29页 |
3.1.1 数据采集、处理和输出功能 | 第24页 |
3.1.2 电子制图功能 | 第24-25页 |
3.1.3 空间查询功能 | 第25-26页 |
3.1.4 空间分析功能 | 第26-27页 |
3.1.5 虚拟现实功能 | 第27-29页 |
3.2 GIS在地理教学中的用途 | 第29-33页 |
3.2.1 GIS是“地理学的第三代语言” | 第29-30页 |
3.2.2 GIS通过对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来解决实际地理问题 | 第30页 |
3.2.3 教师运用GIS技术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优化设计 | 第30-31页 |
3.2.4 GIS是地理教学的重要内容 | 第31-33页 |
4 中学地理课程中适用GIS教学的主要内容分类和步骤 | 第33-41页 |
4.1 中学地理课程中适用GIS教学的主要内容分类 | 第33-38页 |
4.1.1 基础地图绘制类 | 第34-35页 |
4.1.2 地理专题分析图、统计图类 | 第35-36页 |
4.1.3 空间查询类 | 第36-37页 |
4.1.4 空间分析类 | 第37页 |
4.1.5 模拟演示类 | 第37-38页 |
4.2 GIS应用于中学地理教学的步骤 | 第38-41页 |
4.2.1 GIS应用于中学地理教学的基本流程 | 第38-39页 |
4.2.2 GIS应用于中学地理教学的实现过程 | 第39-41页 |
5 GIS应用于中学地理教学的典型案例分析 | 第41-52页 |
5.1 基于虚拟和三维GIS的地理教学案例 | 第41-44页 |
5.1.1 案例选择 | 第41页 |
5.1.2 课前准备阶段 | 第41页 |
5.1.3 课堂实施阶段 | 第41-44页 |
5.2 我国人口分布的“胡焕庸线”教学案例 | 第44-49页 |
5.2.1 案例选择 | 第44-45页 |
5.2.2 课前准备阶段 | 第45页 |
5.2.3 课堂实施阶段 | 第45-49页 |
5.3 基于GIS的研究性学习教学案例 | 第49-52页 |
5.3.1 研究性学习选题背景 | 第50页 |
5.3.2 研究任务 | 第50-51页 |
5.3.3 实施过程 | 第51-52页 |
6 GIS应用于中学地理教学所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| 第52-59页 |
6.1 面临的问题 | 第52-55页 |
6.1.1 师资力量不足以运用GIS进行地理教学 | 第53-54页 |
6.1.2 教学环境方面问题 | 第54页 |
6.1.3 教学软件掌握难度大 | 第54-55页 |
6.1.4 数据来源不充分 | 第55页 |
6.2 提升GIS技术和创新能力的对策 | 第55-59页 |
6.2.1 强化师资水平和创新能力 | 第55-57页 |
6.2.2 完善中学GIS硬件配套设施建设 | 第57页 |
6.2.3 加强GIS软件和技术方面的智能化程度 | 第57-58页 |
6.2.4 加强GIS教学数据资源的共享水平 | 第58-59页 |
7 结论和展望 | 第59-60页 |
7.1 结论 | 第59页 |
7.2 展望 | 第59-6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0-62页 |
附录 | 第62-64页 |
致谢 | 第6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