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医药、卫生论文--预防医学、卫生学论文--保健组织与事业(卫生事业管理)论文--医疗卫生制度与机构论文--医院、综合医院论文--组织与管理论文

公立医院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研究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-6页
目录第7-10页
第一章 绪论第10-16页
    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研究背景第10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研究意义第10-11页
    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状况第11-14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国外研究动态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国内研究动态第12-14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自己的见解第14页
    第三节 研究思路、研究方法与框架结构第14-16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研究思路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研究方法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框架结构第15-16页
第二章 内部审计及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第16-22页
    第一节 内部审计的定义、职能与作用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内部审计的定义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内部审计的职能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内部审计的作用第16-17页
    第二节 内部审计对象与目标的历史演进第17-19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财务导向内部审计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业务导向内部审计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控制导向内部审计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四、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第18-19页
    第三节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定义与特点第19-22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定义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特点第19-22页
第三章 公立医院引入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第22-28页
    第一节 当前公立医院内部审计存在的突出问题第22-24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内部审计职能作用认识不清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风险管理控制意识需要加强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内部审计专业人才队伍不足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四、内部审计技术手段亟待提高第23-24页
    第二节 公立医院引入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必要性第24-26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完善公立医院治理结构,需要引入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强化公立医院风险管理,需要引入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健全公立医院内部控制,需要引入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四、推进内部审计转型升级,需要引入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第25-26页
    第三节 公立医院引入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可行性第26-28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公立医院的改革发展,是引入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前提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崭新的内部审计准则,是引入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依据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不断强化的内审工作,是引入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保障第27-28页
第四章 公立医院引入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第28-40页
    第一节 制定科学的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作业程序第28-33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审计计划阶段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审计实施阶段第29-32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审计终结阶段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四、后续审计阶段第33页
    第二节 采用恰当的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技术方法第33-35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审计抽样技术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定量分析方法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定性分析方法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四、风险评估方法第34-35页
    第三节 构建完善的风险导向内部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第35-37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公立医院风险导向内部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公立医院风险导向内部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基本框架第35-37页
    第四节 建立健全公立医院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保障机制第37-40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改善内部审计工作环境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素质第38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加强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第38-40页
第五章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在公立医院中的运用实例第40-53页
    第一节 某公立医院简介第40页
    第二节 审计计划阶段第40-41页
    第三节 审计实施阶段第41-50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获取审计资料、进行分析性审计程序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以医院经营为目标,运用SWOT法全面识别风险第42-45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运用风险坐标图法,评估风险级别第45-47页
        四、某医院风险应对措施及效果评价第47-49页
        五、某医院剩余风险分析及其应对措施第49-50页
    第四节 审计终结阶段第50-51页
    第五节 审计后续阶段第51页
    第六节 案例成效分析第51-53页
总结与展望第53-54页
参考文献第54-57页
致谢第57页

论文共5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农村中小银行市场退出预警指标体系研究
下一篇:地方政府公务员培训体系研究--以蚌埠市为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