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5页 |
Abstract | 第5-7页 |
术语和英文缩略词表 | 第8-12页 |
1 前言 | 第12-24页 |
1.1 二乙氧基硫代磷酸酯类有机磷农药简介 | 第12-14页 |
1.1.1 二乙氧基硫代磷酸酯类有机磷农药的残留危害 | 第12-13页 |
1.1.2 二乙氧基硫代磷酸酯类有机磷农药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| 第13-14页 |
1.2 小分子重组抗体研究进展 | 第14-17页 |
1.3 蔬菜样品前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| 第17-20页 |
1.4 研究目的及意义 | 第20页 |
1.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| 第20-24页 |
2 材料与方法 | 第24-42页 |
2.1 材料 | 第24-29页 |
2.1.1 主要仪器 | 第24-25页 |
2.1.2 主要试剂 | 第25-26页 |
2.1.3 主要溶液配制 | 第26-28页 |
2.1.4 载体和菌株 | 第28页 |
2.1.5 引物 | 第28-29页 |
2.2 实验方法 | 第29-42页 |
2.2.1 pComb3XSS-DPPs-scFab-κ-Fd的 κ 链、Fd段基因PCR扩增 | 第29-30页 |
2.2.2 pComb3XSS-DPPs-scFab-Fd-κ 的 κ 链、Fd段基因PCR扩增 | 第30页 |
2.2.3 κ 链、Fd段基因PCR产物凝胶回收纯化 | 第30-31页 |
2.2.4 pComb3XSS-DPPs-scFab-κ-Fd重组质粒的构建及鉴定 | 第31-35页 |
2.2.5 pComb3XSS-DPPs-scFab-Fd-κ 重组质粒的构建及鉴定 | 第35-37页 |
2.2.6 两种抗DPPs scFab可溶性蛋白诱导表达 | 第37页 |
2.2.7 两种抗DPPs scFab可溶性蛋白的表达鉴定 | 第37-38页 |
2.2.8 两种抗DPPs scFab可溶性蛋白活性比较 | 第38-39页 |
2.2.9 抗DPPs scFab可溶性蛋白表达水平评价 | 第39-40页 |
2.2.10 抗DPPs scFab可溶性蛋白特异性评价 | 第40页 |
2.2.11 抗DPPs scFab可溶性蛋白稳定性评价 | 第40页 |
2.2.12 实际样品检测与方法评价 | 第40-42页 |
3 结果与分析 | 第42-54页 |
3.1 pComb3XSS-DPPs-scFab-κ-Fd的 κ 链、Fd段基因PCR扩增 | 第42页 |
3.2 pComb3XSS-DPPs-scFab-Fd-κ 的 κ 链、Fd段基因PCR扩增 | 第42-43页 |
3.3 两种抗DPPs scFab重组质粒鉴定 | 第43-44页 |
3.4 两种抗DPPs scFab可溶性蛋白的表达鉴定 | 第44-45页 |
3.5 两种抗DPPs scFab可溶性蛋白活性比较 | 第45-46页 |
3.6 抗DPPs scFab可溶性蛋白表达水平的评价 | 第46-48页 |
3.6.1 周质提取物的Western-Blotting分析 | 第46-47页 |
3.6.2 周质腔提取物初始效价的分析 | 第47-48页 |
3.7 抗DPPs scFab可溶性蛋白特异性评价 | 第48-49页 |
3.8 抗DPPs scFab可溶性蛋白稳定性评价 | 第49-50页 |
3.9 实际样品检测与方法评价 | 第50-54页 |
3.9.1 样品前处理及基质干扰 | 第50-52页 |
3.9.2 样品添加回收 | 第52-54页 |
3.9.3 GC-FPD结果对比 | 第54页 |
4 讨论与结论 | 第54-60页 |
4.1 讨论 | 第54-58页 |
4.1.1 两种抗DPPs scFab的活性分析 | 第54-55页 |
4.1.2 抗体表达水平分析 | 第55页 |
4.1.3 抗体特异性分析 | 第55-56页 |
4.1.4 抗体稳定性分析 | 第56-57页 |
4.1.5 QuEChERS前处理技术对样品基质干扰的去除 | 第57-58页 |
4.2 结论 | 第58页 |
4.3 创新点 | 第58页 |
4.4 展望 | 第58-60页 |
致谢 | 第60-6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1-70页 |
附录A 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| 第70-71页 |
附录B 对硫磷的GC-FPD标准曲线 | 第7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