潜在名词后缀“族”的虚化研究
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目录 | 第6-7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7-13页 |
·研究对象 | 第7页 |
·研究现状 | 第7-11页 |
·历史分期以及使用的语料 | 第11-12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2-13页 |
第二章 隋唐以前—开始虚化,新意义、新格式的出现 | 第13-19页 |
·"族"的意义 | 第13-15页 |
·演化过程分析 | 第15-19页 |
第三章 隋唐至民国时期—进一步发展 | 第19-22页 |
·"族"的进一步发展 | 第19-20页 |
·汉日文化交流以及汉语对日语的影响 | 第20-21页 |
·小结 | 第21-22页 |
第四章 民国以后——“X族”词语研究 | 第22-32页 |
·“X族”结构中词根部分“X”的语法分析 | 第23-25页 |
·“X族”结构中词根部分“X”的来源分析 | 第25-26页 |
·“X族”结构中词根部分“X”的音节分析 | 第26-27页 |
·语义分析 | 第27-30页 |
·小结 | 第30-32页 |
第五章 虚化动因及机制 | 第32-38页 |
·虚化动因 | 第32-34页 |
·虚化机制 | 第34-37页 |
·小结 | 第37-38页 |
第六章 余论 | 第38-42页 |
·“X族”词的规范化 | 第38-40页 |
·处于不同虚化阶段的"族" | 第40-41页 |
·结语 | 第41-42页 |
注释 | 第42-4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4-47页 |
附录 | 第47-49页 |
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| 第49-50页 |
后记 | 第50-5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