相对领导成员交换与社会阻抑的关系研究
| 中文摘要 | 第3-4页 |
| Abstract | 第4-5页 |
| 1 绪论 | 第9-11页 |
| 1.1 问题提出 | 第9-10页 |
| 1.2 研究意义 | 第10-11页 |
| 2 文献综述 | 第11-39页 |
| 2.1 相对领导成员交换 | 第11-17页 |
| 2.2 社会阻抑 | 第17-24页 |
| 2.3 公平敏感性 | 第24-30页 |
| 2.4 组织政治知觉 | 第30-37页 |
| 2.5 小结 | 第37-39页 |
| 3 研究设计 | 第39-46页 |
| 3.1 研究内容 | 第39-44页 |
| 3.2 研究框架 | 第44页 |
| 3.3 研究方法 | 第44-45页 |
| 3.4 研究工具 | 第45-46页 |
| 4 研究一:社会阻抑问卷的修订 | 第46-56页 |
| 4.1 研究目的 | 第46页 |
| 4.2 研究假设 | 第46页 |
| 4.3 研究方法 | 第46-47页 |
| 4.4 中国文化背景下社会阻抑结构的探索 | 第47-50页 |
| 4.5 中国文化背景下社会阻抑结构的验证 | 第50-53页 |
| 4.6 社会阻抑问卷的信效度分析 | 第53-54页 |
| 4.7 讨论 | 第54-55页 |
| 4.8 小结 | 第55-56页 |
| 5 研究二:相对领导成员交换对社会阻抑的影响 | 第56-61页 |
| 5.1 研究目的 | 第56页 |
| 5.2 研究假设 | 第56页 |
| 5.3 研究方法 | 第56页 |
| 5.4 LMX-7 问卷质量分析 | 第56-58页 |
| 5.5 研究结果 | 第58-59页 |
| 5.6 讨论 | 第59-60页 |
| 5.7 小结 | 第60-61页 |
| 6 研究三:公平敏感性的调节作用 | 第61-67页 |
| 6.1 研究目的 | 第61页 |
| 6.2 研究假设 | 第61页 |
| 6.3 研究方法 | 第61页 |
| 6.4 公平敏感性问卷质量分析 | 第61-62页 |
| 6.5 研究结果 | 第62-65页 |
| 6.6 讨论 | 第65-66页 |
| 6.7 小结 | 第66-67页 |
| 7 研究四:组织政治氛围的调节作用 | 第67-75页 |
| 7.1 研究目的 | 第67页 |
| 7.2 研究假设 | 第67页 |
| 7.3 研究方法 | 第67页 |
| 7.4 组织政治感知量表质量分析 | 第67-69页 |
| 7.5 研究结果 | 第69-73页 |
| 7.6 讨论 | 第73-74页 |
| 7.7 小结 | 第74-75页 |
| 8 总讨论 | 第75-76页 |
| 9 总结与展望 | 第76-77页 |
| 9.1 结论 | 第76页 |
| 9.2 展望 | 第76-77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77-93页 |
| 附录 | 第93-96页 |
|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| 第96-97页 |
| 致谢 | 第9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