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教育论文--电化教育论文--计算机化教学论文

碎片化时代下企业微课程设计与应用

摘要第6-7页
ABSTRACT第7页
第一章 绪论第13-21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第13-15页
    1.2 研究思路和框架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研究思路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研究框架第15-16页
    1.3 研究方法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文献研究资料法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问卷调查法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内容分析法第17页
    1.4 概念界定第17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碎片化学习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微课程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4.3 混合式学习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1.4.4 非正式学习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1.4.5 首因效应第19-21页
第二章 文献综述第21-25页
    2.1 国内对碎片化学习和微课程的研究现状第21-22页
    2.2 国外对碎片化学习和微课程的研究现状第22-25页
第三章 国内外微视频课程内容设计及辅助工具的分析第25-51页
    3.1 研究设计第25-26页
    3.2 研究过程与结果第26-4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可汗学院第26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以Edx为代表的MOOC第30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中国大学MOOC学习平台第34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几分钟网学习平台第39-43页
    3.3 研究总结第43-51页
第四章 传统企业培训课程转化为微课程的模式策略第51-68页
    4.1 针对多门相关培训课程的转化模式策略第52-57页
    4.2 针对单个知识点进行设计与开发策略第57-6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知识内容设计策略第60-6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内训师教学艺术设计策略第64-6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微视频课程形式设计策略第66-6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学习者设计策略第67-68页
第五章 微视频教学课程的内容设计与实践第68-84页
    5.1 项目背景第68页
    5.2 项目实施第68-84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课程教学目标和学习者分析第69-74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分解课程内容第74-75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重组知识点第75-77页
        5.2.4 重新设计知识点的内容第77-80页
        5.2.5 组织反馈评估第80-84页
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84-87页
    6.1 研究的贡献性第84-85页
    6.2 研究的局限性第85-86页
    6.3 研究的展望第86-87页
参考文献第87-89页
附件第89-98页
    附件 1:新进员工学习情况需求调查表第89-92页
    附件 2:G行《运营管理概览》微课程形式调查第92-93页
    附件 3:《运营管理概览》测试题第93-98页
致谢第98-99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99页

论文共9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镍基单晶合金表面NiCrAlYSi涂层真空电弧镀工艺及高温性能研究
下一篇:云南省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的产业路径选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