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无线电电子学、电信技术论文--半导体技术论文--一般性问题论文--材料论文--化合物半导体论文

氮空位引起的氮化铟相变—第一性原理研究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第1章 绪论第10-16页
    1.1 本论文的研究背景第10-12页
    1.2 INN纳米材料的相变及合成相关调研第12-13页
    1.3 WURTZITE相和ZINC-BLENDE相相变的相关调研第13-15页
    1.4 本文的安排和作者的工作概要第15-16页
第2章 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概述第16-30页
    2.1 第一性原理计算——经典理论第16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第一步近似——绝热近似(Born-Oppenheimer近似)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第二步近似——Hartree近似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第三步近似——Hartree-Fork近似第18-21页
    2.2 第一性原理计算——现代密度泛函理论第21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Hohenberg-Kohn定理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Kohn-Sham方程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交换关联泛函第22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布洛赫定理第26页
    2.3 第一性原理晶格动力学方法与热力学性质计算第26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密度泛函微扰理论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超胞方法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热力学模型——准谐近似模型第27-30页
第3章 压强和温度的角度——对实验现象的解释第30-40页
    3.1 模拟计算参数选取第30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平面波截断能选取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布里渊区K点采样密度的选取第31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交换关联势选取第33-34页
    3.2 具体计算及结果第34-38页
    3.3 总结以及其他可能的原因第38-40页
第4章 空位形成能的角度——对实验现象的解释第40-49页
    4.1 方法介绍第40-41页
    4.2 计算细节第41-4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两个相在不同氮空位浓度下的最稳态第41-4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高浓度氮空位情况下相的稳定性第44-4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六角相和立方相在不同氮空位浓度下的稳定性比较第47-48页
    4.3 结果讨论第48-49页
第5章 总结第49-50页
参考文献第50-52页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第52-53页
致谢第53页

论文共5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深度图绘制3D图像的认证技术研究
下一篇:复杂场景下基于稀疏表示的视频目标跟踪方法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