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8页 |
绪论 | 第8-13页 |
一、研究缘起 | 第8页 |
二、研究内容 | 第8-9页 |
三、研究方法 | 第9-10页 |
四、文献综述 | 第10-13页 |
第一章 初中语文现代文课内外阅读得分现状调查与分析 | 第13-34页 |
第一节 初中语文现代文课内阅读得分情况调查 | 第13-21页 |
一、问卷调查 | 第13-15页 |
二、学生访谈 | 第15-16页 |
三、试卷分析 | 第16-21页 |
第二节 初中语文现代文课外阅读试卷得分情况调查 | 第21-30页 |
一、问卷调查 | 第22-23页 |
二、学生访谈 | 第23-24页 |
三、试卷分析 | 第24-30页 |
第三节 初中语文现代文课内、课外阅读得分情况对比分析 | 第30-33页 |
一、问卷调查对比分析 | 第30-31页 |
二、学生访谈对比分析 | 第31页 |
三、试卷数据对比分析 | 第31-33页 |
本章小结 | 第33-34页 |
第二章 课内阅读得分率低于课外阅读的原因探究 | 第34-50页 |
第一节 教师对文本缺乏个性解读 | 第34-37页 |
一、教学内容独尊教师用书 | 第34-35页 |
二、教材理解忽视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 | 第35-36页 |
三、教学过程重知识传授轻方法迁移 | 第36-37页 |
第二节 学生对文本囿于教师的讲解 | 第37-42页 |
一、用已有的文本记忆代替对选文的感知 | 第38-39页 |
二、对似曾相识的题目,定性思维,生搬硬套 | 第39-40页 |
三、对新题目缺少自主判断,受教师讲解的干扰 | 第40-42页 |
第三节 命题者对课内阅读题目的表述倾向灵活多样性 | 第42-49页 |
一、以评论性文字入题,要求用课内知识印证观点 | 第42-44页 |
二、旧题翻新,增加审题难度 | 第44-46页 |
三、对比阅读,增强思维深度 | 第46-49页 |
本章小结 | 第49-50页 |
第三章 破解现代文课内阅读中教与学的症结 | 第50-71页 |
第一节 教师对文本的解读应该具有个性 | 第50-54页 |
一、文本理解以个性化解读为主,以教参为辅 | 第50-51页 |
二、文本分析切实关照学生的认知水平,以学生能理解为前提 | 第51-52页 |
三、教学过程以文本为范例,注重方法迁移和能力培养 | 第52-54页 |
第二节 学生对阅读材料的感知应该具有主动性 | 第54-61页 |
一、降低对教师讲解的依赖性,主动审视阅读材料 | 第54-56页 |
二、打破定性思维,着眼于题意的理解 | 第56-58页 |
三、摒弃解题答案标准化思维的束缚,追求多维性 | 第58-61页 |
第三节 针对命题变化的趋势强化训练 | 第61-70页 |
一、教师训练要有针对性 | 第61-64页 |
二、教学生如何审清题目 | 第64-66页 |
三、引导学生积累答题技巧 | 第66-70页 |
本章小结 | 第70-71页 |
结语 | 第71-7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2-74页 |
附录 | 第74-76页 |
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著、论文 | 第76-77页 |
后记 | 第77-7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