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8页 |
| 1 绪论 | 第8-25页 |
| ·引言 | 第8-9页 |
| ·无砟轨道概况 | 第9-11页 |
| ·无砟轨道的概念及特征 | 第9-10页 |
| ·无砟轨道的分类 | 第10-11页 |
| ·世界各国无砟轨道发展概况 | 第11-16页 |
| ·日本的无砟轨道 | 第11-12页 |
| ·德国的无砟轨道 | 第12-14页 |
| ·其他国家的无砟轨道 | 第14页 |
| ·我国的无砟轨道发展概况 | 第14-16页 |
| ·土质路基轨枕埋入式无砟轨道发展现状 | 第16-21页 |
| ·国外发展现状 | 第16-20页 |
| ·国内发展现状 | 第20-21页 |
| ·土质路基上轨枕埋入式轨道存在的问题 | 第21-23页 |
| ·本文的研究意义、内容及研究方法 | 第23-25页 |
| ·本文研究意义 | 第23页 |
| ·本文研究的内容及方法 | 第23-25页 |
| 2 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结构组成及技术要求 | 第25-31页 |
| ·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的结构组成 | 第25-28页 |
| ·雷达2000型无砟轨道的结构组成 | 第25-26页 |
| ·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结构 | 第26-28页 |
| ·土质路基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的技术要求 | 第28-31页 |
| 3 土质路基CRTSⅠ型双块式轨道力学分析模型 | 第31-45页 |
| ·弹性地基叠合梁模型分析 | 第31-41页 |
| ·分析方法 | 第31页 |
| ·双块式无砟轨道的双层叠合梁模型 | 第31-35页 |
| ·双块式轨道的三层叠合梁模型 | 第35-41页 |
| ·弹性薄板有限元分析模型 | 第41-42页 |
| ·ANSYS建立土质路基双块式无砟轨道分析模型 | 第42-45页 |
| ·梁板模型 | 第42-43页 |
| ·实体模型 | 第43-45页 |
| 4 土质路基CRTSⅠ型双块式轨道垂向动力学响应分析 | 第45-63页 |
| ·土质路基CRTSⅠ型双块式轨道计算参数选取 | 第45页 |
| ·模型的建立 | 第45-53页 |
| ·单元定义 | 第45-46页 |
| ·单元虚拟连接处理 | 第46-52页 |
| ·荷载工况 | 第52-53页 |
| ·瞬态动力学求解方法 | 第53-54页 |
| ·瞬态动力分析 | 第54-59页 |
| ·工况一 | 第54-56页 |
| ·工况二 | 第56-59页 |
| ·扣件失效研究 | 第59-63页 |
| 5 参数变化对轨道结构的影响研究 | 第63-76页 |
| ·速度变化对轨道结构的影响 | 第63-65页 |
| ·扣件刚度的影响 | 第65-68页 |
| ·道床板弹性模量的影响 | 第68-70页 |
| ·不同支承层弹性模量的影响 | 第70-73页 |
| ·不同地基弹性系数的影响 | 第73-76页 |
| 6 结论和展望 | 第76-79页 |
| ·本文主要做的工作及结论 | 第76-78页 |
| ·展望 | 第78-79页 |
| 致谢 | 第79-80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80-82页 |
|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| 第8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