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化学工业论文--其他化学工业论文--发酵工业论文--一般性问题论文--发酵工艺论文

丁酸梭菌的培养基优化及发酵甘蔗渣和小桐子果壳产氢气的研究

摘要第5-7页
ABSTRACT第7-9页
第一章 绪论第14-36页
    1.1 氢能源的简介第14-15页
    1.2 生物制氢技术的发展及主要途径第15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光微生物制氢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暗发酵产氢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暗光发酵耦合制氢第18-20页
    1.3 生物制氢的原料第20-24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小桐子壳的简介第21-23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甘蔗渣的简介第23-24页
    1.4 丁酸梭菌发酵制氢第24-28页
    1.5 发酵反应研究中的数学统计-响应面法第28-30页
        1.5.1 响应面法的实验设计与模型构建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1.5.2 响应面法在生物学中的应用第29-30页
    1.6 木质纤维生物质的预处理第30-34页
        1.6.1 物理法预处理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1.6.2 化学法预处理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1.6.3 生物法预处理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1.6.4 物化法预处理第32-34页
    1.7 选题目的和意义第34页
    1.8 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第34-36页
第二章 响应面优化丁酸梭菌的产氢发酵培养基第36-60页
    2.1 引言第36页
    2.2 材料与方法第36-4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菌种第3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主要试剂和仪器第3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培养基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培养和发酵条件第3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5 实验流程图和分析方法第38-40页
    2.3 结果与讨论第40-5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准备实验第40-4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单因素实验对氢气产率的影响第44-5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Plackett-Burman实验第51-5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最陡梯度爬坡实验第53-5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5 中心复合和响应面实验第54-5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6 讨论第57-59页
    2.4 本章小结第59-60页
第三章 两步稀酸水解甘蔗渣和小桐子果壳并用于制备氢气第60-74页
    3.1 引言第60页
    3.2 材料与方法第60-6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生物质材料和培养基组成第60-6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主要试剂和仪器第6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生物质成分分析第61-6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生物质的两步稀酸水解第6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5 水解液的后处理和发酵第64-6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6 水解和发酵产物的分析第65-6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7 实验流程图第66-67页
    3.3 结果与讨论第67-7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小桐子果壳和甘蔗渣原料的成分分析第6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甘蔗渣水解液发酵制备氢气第67-6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小桐子果壳水解液发酵制备氢气第68-7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发酵罐实验第70-7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5 讨论第71-73页
    3.4 本章小结第73-74页
第四章 LA辅助稀H_2SO_4水解小桐子果壳并用于制备H_2第74-94页
    4.1 引言第74-75页
    4.2 材料与方法第75-7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主要试剂和仪器第75-7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小桐子果壳的预处理方法第7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小桐子果壳的水解的优化和水解液发酵制氢第76-7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产物的分析方法第77-7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5 实验流程图第78-79页
    4.3 结果与讨论第79-9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洗涤预处理对小桐子果壳的影响第79-8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酸催化水解反应中LA的选择第81-8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水解时间的优化第83-8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水解温度的优化第84-8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5 水解反应中FeCl_3浓度的优化第85-8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6 水解反应中液固比的优化第86-8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7 水解反应的中心复合和响应面优化第87-9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8 最优水解条件的验证和水解液发酵制备氢气第9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9 讨论第91-93页
    4.4 本章小结第93-94页
第五章 小桐子果壳水解液固体残渣制备活性炭用于水解液脱毒第94-108页
    5.1 引言第94页
    5.2 材料与方法第94-96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炭化原料第95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主要试剂和仪器第95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活性炭的制备和水解液的脱毒操作第95-96页
        5.2.4 炭和水解液的分析第96页
    5.3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96-106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生物炭的制备和表征分析第97-100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生物炭用于水解液脱毒第100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生物炭的活化及条件优化第100-105页
        5.3.4 讨论第105-106页
    5.4 本章小结第106-108页
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108-110页
    6.1 结论第108页
    6.2 展望第108-109页
    6.3 创新点第109-110页
参考文献第110-122页
附录第122-124页
致谢第124-126页
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研究成果第126页

论文共126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对从头设计蛋白可折叠性的高效实验评估和改进
下一篇:环境梯度和叶型对叶片水分供需关系的影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