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艺术论文--音乐论文--音乐理论论文--民族音乐研究论文

西双版纳傣族民歌的表现特色及传承现状研究

中文摘要第3-4页
英文摘要第4页
绪论第8-12页
引言 西双版纳傣族民歌概述第12-35页
    第一节 族群构成第12-13页
    第二节 民歌的起源第13-24页
        1、民歌的分类第14-16页
        2、民歌的功能第16-18页
        3、民歌的表现特色第18-24页
    第三节 创作型“新民歌”第24-28页
        1、表现手法第24-26页
        2、“新傣歌”代表性人物与典型曲目第26-28页
    第四节 传统民歌与“新民歌”风格的界定第28-30页
    第五节 传统傣歌与“新傣歌”的相互关系第30-31页
    第六节 西双版纳傣族民歌与相邻民族音乐元素的互动互补关系第31-35页
第一章 西双版纳地域生境概况第35-45页
    第一节 西双版纳傣族族源概况第35-36页
    第二节 西双版纳自然生态简介第36-37页
    第三节 西双版纳人文生态简介第37-38页
    第四节 西双版纳傣族民歌的生存现状第38-45页
第二章 西双版纳傣语语境及傣文传播对民歌的影响第45-59页
    第一节 傣语分布情况概述第45-46页
    第二节 西双版纳傣族的语言特征第46-48页
    第三节 傣文传播情况概述第48-51页
    第四节 新老傣文的字母表和韵母表第51-55页
    第五节 新傣文和国际音标的对照表第55-59页
第三章 宗教信仰对西双版纳傣族民歌表现特色的影响第59-69页
    第一节 原始宗教与多神崇拜共存第59-61页
    第二节 南传佛教对西双版纳傣族民歌形成的影响第61-63页
    第三节 政教合一导致民歌“世俗与神圣”共存第63-69页
第四章 西双版纳传统民歌的表现特色第69-102页
    第一节 依托民族语言呈现的表现特色第69-74页
    第二节 依托宗教心理呈现的表现特色第74-75页
    第三节 依托自然环境呈现的表现特色第75-76页
    第四节 傣族民歌的传播现状第76-102页
        1、广大民间传承的傣族民歌:观演群体、表演环境、表现形式、伴奏手段、审美特征第76-81页
        2、职业艺人表演的傣族民歌:审美对象、表现形式、表演环境、伴奏手法、审美特征第81-102页
第五章 西双版纳傣族民歌表现特色的成因第102-126页
    第一节 缘于民族审美心理导致的表现特色第102-104页
    第二节 缘于民族语言导致的表现特色第104-106页
    第三节 缘于民族性格导致的表现特色第106-107页
    第四节 缘于自然与人文生态综合因素导致的表现特色第107-109页
    第五节 西双版纳傣族民歌传承现状考察第109-126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在民间的传承情况第109-12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、一个民间歌手的坚守第110-11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、一个民俗传习馆的故事第112-11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、一台旅游歌舞的考察第116-120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政府主导下的传承情况第120-12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、非物遗产传承人开展传承工作概况第120-12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、旅游景点民歌传播现状第121-122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传承方案建议第122-12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、建立政府主导、民众参与的互动模式是傣族民歌获得传承的有效机制第122-12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、增强傣族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是不离本土活态传承的有效方式第123-12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、有序开发文化资源是傣族民歌获得传承与传播的有效途径第124-126页
结语第126-127页
致谢第127-128页
参考文献第128-133页
攻读学位期间获奖、项目及发表论文第133-134页

论文共13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汉藏音译方法的研究与实现
下一篇:大学生公正观养成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