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中等教育论文--各科教学法、教学参考书论文--汉语语文论文

过渡期高考语文文学作品阅读试题研究

中文摘要第3-5页
Abstract第5-7页
引言第10-17页
    (一) 研究缘起第10-11页
    (二) 研究概况第11-13页
    (三) 研究范围第13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 五个定义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2. 四个方面:教学指导、考试指导、教学、试题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3. 三个阶段:大纲、新课标尝试、新课标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4. 两种试卷:大纲卷、新课标卷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5. 一个时期:“过渡期”第16-17页
一、高考语文文学作品阅读发展第17-21页
    (一) 从有到无:寂寥阶段和缺失阶段(1952年—1980年)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 出题频次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2. 分值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3. 选文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4. 题干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5. 参考答案第18页
    (二) 从无到有:回归阶段和发展定型阶段(1981年——2005年)第18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 稳定化、标准化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2. 规范化、科学化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3. 问题凸显第19-20页
    (三) 从有到优:走向“过渡期”(2006年至今)第20-21页
二、过渡期高中语文文学作品阅读变化分析第21-36页
    (一) 新课标与新考纲中文学作品阅读部分的变化分析第21-24页
        1. 兼顾语文学科“工具性”和“人文性”第21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 阅读课程“选择性”与学生发展“个性化”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3. 强调“双主”教学,注重“探究”能力第24页
    (二) 高中语文文学作品阅读课程变化分析第24-26页
        1. 教材变化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2. 课堂变化第25-26页
    (三) 过渡期高考语文文学作品阅读试题变化分析第26-36页
        1. 过渡期高考语文文学作品阅读试题选文文本分析第27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 过渡期高考语文文学作品阅读试题题干分析第30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 过渡期高考语文文学作品阅读试题参考答案分析第33-36页
三、过渡期高考语文文学作品阅读试题命制发展趋势第36-44页
    (一) 试题发展趋向“真高考”第37-39页
        1. 试题质量提高,体现“真高考”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2. 探索优化试题,追求“真高考”第38-39页
    (二) 试题发展趋向“真语文”第39-41页
        1. 关注语文能力,考查“真语文”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2. 体现人文关怀,展现“真语文”第40页
        3. 注重语文素养,引导“真语文”第40-41页
    (三) 试题发展趋向“真改革”第41-44页
        1. 结构内容创新,全面探索改革第41页
        2. 研究反思不断,真正坚持改革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 推动整体进步,改革促进发展第42-44页
结论第44-45页
注释第45-47页
参考文献第47-49页
附录第49-54页
致谢第54-56页

论文共56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论中学语文的自主学习
下一篇:“黑夜书写”现象探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