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黑夜书写”现象探析
内容摘要 | 第3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引言 | 第9-13页 |
(一) “黑夜书写”概念阐释 | 第9-10页 |
(二) “黑夜书写”相关研究综述 | 第10-13页 |
一、黑夜之时:“黑夜书写”的创作时间 | 第13-20页 |
(一) 杜拉斯:自我化的时间 | 第13-15页 |
1. 黑夜:时间模糊 | 第13-14页 |
2. 由客观时间到主观时间 | 第14-15页 |
3. 时间由他者到自我化 | 第15页 |
(二) 陀思妥耶夫斯基:绵延化的时间 | 第15-17页 |
1. 黑夜:时间碎片 | 第16页 |
2. 时间由当下推及到过去将来 | 第16-17页 |
3. 时间由延续到绵延 | 第17页 |
(三) 诺瓦利斯:神化的时间 | 第17-20页 |
1. 黑夜:时间不可说 | 第18页 |
2. 时间由短暂到永恒 | 第18-19页 |
3. 时间由世俗到神圣 | 第19-20页 |
二、黑夜之感:“黑夜书写”的创作心理 | 第20-32页 |
(一) 杜拉斯:孤独感的生成 | 第20-24页 |
1. 黑夜:人群的远离与沉默 | 第21-22页 |
2. 沉迷于幻觉中的孤独 | 第22-23页 |
3. 宇宙性的孤独 | 第23-24页 |
(二) 陀思妥耶夫斯基:个人主宰感的生成 | 第24-28页 |
1. 黑夜:真实自我的发现 | 第25-26页 |
2. 自卑的内在体验 | 第26-27页 |
3. 战胜自卑的主宰感 | 第27-28页 |
(三) 诺瓦利斯:神秘感的生成 | 第28-32页 |
1. 黑夜:视觉活动的丧失 | 第29页 |
2. 倾听自然的声音 | 第29-30页 |
3. 归依上帝的神秘感 | 第30-32页 |
三、黑夜之美:“黑夜书写”的审美价值 | 第32-47页 |
(一) 杜拉斯:在虚无的黑夜中寻找意义 | 第32-36页 |
1. 无法走出的黑夜 | 第33-34页 |
2. 摇摆在虚无之间 | 第34-35页 |
3. 在虚无人生中重建意义 | 第35-36页 |
(二) 陀思妥耶夫斯基:在荒诞的黑夜中凸显真实 | 第36-42页 |
1. 时间在黑暗中流淌 | 第37-39页 |
2. 人物阴影的荒诞性 | 第39-40页 |
3. 上帝是否可以阻挡黑暗的真实? | 第40-42页 |
(三) 诺瓦利斯:在绝对的黑夜中走向永恒 | 第42-47页 |
1. 夜的浪漫化 | 第42-43页 |
2. 绝对圣洁的梦境 | 第43-44页 |
3. 回归夜,回归永恒的存在 | 第44-47页 |
结语:“黑夜书写”的若干可能性 | 第47-49页 |
注释 | 第49-5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2-56页 |
后记 | 第56-5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