论中学语文的自主学习
中文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引言 | 第8-13页 |
(一) 研究的缘起 | 第8-9页 |
(二) 自主学习相关的研究 | 第9-12页 |
1. 国内自主学习的历史及研究现状 | 第9-11页 |
2. 国外自主学习的历史及研究现状 | 第11-12页 |
(三) 研究方法 | 第12-13页 |
一、语文自主学习的界定 | 第13-15页 |
(一) 语文自主学习概念层面的理解 | 第13页 |
(二) 语文自主学习表现维度层面的理解 | 第13-15页 |
1、能动性的表现 | 第13-14页 |
2、独立性的表现 | 第14页 |
3、有效性的表现 | 第14页 |
4、相对性的表现 | 第14-15页 |
二、中学语文自主学习的特征 | 第15-18页 |
(一) 语文能力培养的明确性 | 第15页 |
(二) 语文学习的连贯性 | 第15-16页 |
(三) 语文学习的科学性 | 第16-18页 |
三、语文自主学习在现实教学中存在的利弊 | 第18-27页 |
(一) 语文自主学习的优势 | 第18-20页 |
1. 促进学生思维活跃 | 第18页 |
2. 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激情 | 第18-19页 |
3. 利于师生交流 | 第19-20页 |
(二) 语文自主学习实施中的弊端 | 第20-27页 |
1. 自主自由化导致课堂效率低 | 第20-22页 |
2. 合作讨论形式化 | 第22-27页 |
四、提升语文自主学习效率的策略 | 第27-33页 |
(一) 精心设计自主学习内容,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| 第27-28页 |
(二) 学生自主制定语文学习计划和目标 | 第28-30页 |
(三) 自主学习与接受学习有机结合 | 第30-33页 |
结语 | 第33-35页 |
注释 | 第35-3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6-38页 |
致谢 | 第38-3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