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T股份公司锻造厂绩效管理体系设计
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页 |
第1章 导论 | 第9-15页 |
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9-10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9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9-10页 |
1.2 研究思路与框架 | 第10-12页 |
1.2.1 研究思路 | 第10-12页 |
1.2.2 研究框架 | 第12页 |
1.3 研究方法与内容 | 第12-14页 |
1.3.1 研究方法 | 第12-13页 |
1.3.2 研究内容 | 第13-14页 |
1.4 创新点 | 第14-15页 |
第2章 理论基础 | 第15-25页 |
2.1 绩效管理基本理论 | 第15-17页 |
2.1.1 绩效与绩效考核 | 第15页 |
2.1.2 绩效管理 | 第15-16页 |
2.1.3 绩效考核与绩效管理的关系 | 第16-17页 |
2.2 目标管理理论(MBO) | 第17-18页 |
2.2.1 目标管理的概念 | 第17页 |
2.2.2 目标管理理论的实质 | 第17-18页 |
2.3 关键绩效指标(KPI) | 第18-21页 |
2.3.1 关键绩效指标的概念 | 第18-19页 |
2.3.2 建立关键绩效指标的原则及其分类 | 第19-20页 |
2.3.3 建立关键绩效指标的方法 | 第20-21页 |
2.4 平衡计分卡(BSC) | 第21-25页 |
2.4.1 平衡计分卡的概念及其特点 | 第21-22页 |
2.4.2 平衡计分卡的设计思路 | 第22页 |
2.4.3 平衡计分卡的应用原则 | 第22-25页 |
第3章 锻造厂绩效管理现状分析 | 第25-36页 |
3.1 锻造厂情况介绍 | 第25-29页 |
3.1.1 锻造厂发展历程 | 第25页 |
3.1.2 锻造厂组织架构 | 第25-27页 |
3.1.3 锻造厂面临的内外部问题 | 第27-29页 |
3.2 锻造厂绩效管理现状 | 第29-33页 |
3.2.1 基于工艺流程的岗位管理制度 | 第29-31页 |
3.2.2 基于绩效工时制的薪酬激励制度 | 第31-32页 |
3.2.3 不健全的绩效管理体系 | 第32-33页 |
3.3 锻造厂绩效管理问题及评价 | 第33-36页 |
3.3.1 锻造厂绩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| 第33-34页 |
3.3.2 锻造厂绩效管理工作问题评价 | 第34-36页 |
第4章 锻造厂绩效管理体系设计 | 第36-60页 |
4.1 绩效管理体系设计的分析过程 | 第36-45页 |
4.1.1 绩效管理工作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 | 第36-38页 |
4.1.2 绩效管理体系设计的研究思路分析 | 第38-39页 |
4.1.3 BT股份公司战略发展模式分析 | 第39-45页 |
4.2 绩效管理体系的目标和指标设计 | 第45-53页 |
4.2.1 基于目标管理的指标分解 | 第45-48页 |
4.2.2 KPI指标库的构建 | 第48-50页 |
4.2.3 基于平衡计分卡设计绩效目标体系 | 第50-53页 |
4.3 绩效管理体系的设计过程 | 第53-58页 |
4.3.1 绩效计划 | 第53-54页 |
4.3.2 绩效实施 | 第54-55页 |
4.3.3 绩效评估 | 第55-57页 |
4.3.4 绩效反馈 | 第57-58页 |
4.4 绩效管理体系的三系统 | 第58-60页 |
4.4.1 绩效目标管理系统 | 第58页 |
4.4.2 绩效循环管理系统 | 第58-59页 |
4.4.3 绩效结果应用系统 | 第59-60页 |
第5章 锻造厂绩效管理方案的保障措施 | 第60-65页 |
5.1 组织和制度方面的保障 | 第60-64页 |
5.1.1 建立绩效管理的组织保障体系 | 第60-62页 |
5.1.2 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| 第62页 |
5.1.3 建立基于平衡计分卡的绩效管理制度 | 第62-64页 |
5.2 信息和技术方面的保障 | 第64-65页 |
5.2.1 全面建立电子化办公网络 | 第64页 |
5.2.2 建立健全配套的信息系统 | 第64-65页 |
第6章 设计总结 | 第65-68页 |
6.1 设计的结论和不足 | 第65页 |
6.2 设计的补充和展望 | 第65-68页 |
附录 | 第68-72页 |
附录1 | 第68-71页 |
附录2 | 第71-7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2-74页 |
致谢 | 第7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