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高等教育论文--教师与学生论文

中国高校外籍教师跨文化适应的探索研究

致谢第1-5页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-10页
1 绪论第10-13页
   ·研究背景第10-11页
   ·研究的意义第11-13页
2 研究综述第13-19页
   ·外教的定义第13页
   ·跨文化适应的概念第13-14页
   ·跨文化适应的结构第14页
   ·跨文化适应的影响因素第14-19页
     ·性别第14-15页
     ·旅居时间第15页
     ·文化距离第15-16页
     ·社会支持第16页
     ·跨文化沟通能力第16-17页
     ·出国前准备与跨国经验第17页
     ·人格第17页
     ·文化智力第17-18页
     ·应对策略第18-19页
3 访谈分析第19-30页
   ·访谈对象第19页
   ·访谈方式第19-20页
   ·访谈提纲第20页
     ·来华背景和跨国经验第20页
     ·对中国文化以及文化差异的理解第20页
     ·跨文化适应与适应策略第20页
     ·心理状况与生活满意度第20页
   ·访谈结果第20-27页
     ·跨文化适应情况第21-23页
     ·外教跨文化适应的影响因素第23-27页
   ·访谈结论第27-30页
4 社会文化适应问卷的修订第30-35页
   ·研究对象第30页
   ·问卷整理第30页
   ·项目分析第30-31页
   ·探索性因素分析第31-33页
   ·验证性因素分析第33页
   ·问卷的信度分析第33-35页
5 问卷研究第35-43页
   ·研究假设第35页
   ·研究对象第35页
   ·研究工具第35-37页
     ·跨文化适应问卷第36页
     ·文化智力问卷第36-37页
     ·旅居者社会支持问卷第37页
     ·跨文化经验问卷第37页
     ·汉语水平自评量表第37页
   ·研究结果第37-41页
     ·人口统计学变量与跨文化适应之间的关系第37-39页
     ·社会文化适应与心理适应的关系第39-40页
     ·旅居时间、汉语水平、跨国经验与跨文化适应的关系第40页
     ·社会支持与跨文化适应的关系第40-41页
     ·文化智力与跨文化适应的关系第41页
   ·研究结论第41-43页
6 研究讨论第43-47页
   ·访谈研究讨论第43-44页
   ·问卷研究讨论第44-47页
参考文献第47-54页
附录第54-61页
作者简历第61页

论文共6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红利视角下的高等教育规模研究
下一篇:基于网络的情感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