致谢 | 第1-5页 |
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8页 |
目次 | 第8-11页 |
1 绪论 | 第11-19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11-12页 |
·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| 第11页 |
·情感教学自身发展的需求 | 第11-12页 |
·情感教学研究综述 | 第12-16页 |
·国外情感教学研究概述 | 第12-14页 |
·国内情感教学研究概述 | 第14-15页 |
·对国内基于网络的物理情感教学研究现状的概述与思考 | 第15-16页 |
·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16-18页 |
·研究目的 | 第16-17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17-18页 |
·研究方法和创新 | 第18-19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8页 |
·研究创新 | 第18-19页 |
2 基于网络的情感教学理论探索 | 第19-29页 |
·基于网络的情感教学的内涵阐释 | 第19-23页 |
·情感的功能 | 第19-21页 |
·情感教学的涵义 | 第21页 |
·情感教学的原则 | 第21-22页 |
·基于网络的情感教学的涵义 | 第22-23页 |
·基于网络的情感教学的特点 | 第23页 |
·情感教学研究的依据 | 第23-25页 |
·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| 第23-24页 |
·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| 第24-25页 |
·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| 第25页 |
·网络在情感教学中的功能和作用 | 第25-26页 |
·网络在情感教学中的功能 | 第25-26页 |
·网络在情感教学中的作用 | 第26页 |
·基于网络研究情感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| 第26-29页 |
·基于网络研究情感教学的必要性 | 第27页 |
·基于网络研究情感教学的可行性 | 第27-29页 |
3 初中物理情感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 | 第29-39页 |
·初中物理情感教学现状调查 | 第29-35页 |
·教师维度 | 第29-32页 |
·学生维度 | 第32-35页 |
·初中物理情感教学面临的问题 | 第35-37页 |
·教师对情感教学重视程度不够 | 第36页 |
·情感教学形式化和表面化严重 | 第36-37页 |
·教师缺乏情感教学的具体措施 | 第37页 |
·学生的物理学习情感普遍不高 | 第37页 |
·初中物理情感教学面临问题的原因分析 | 第37-39页 |
·教师教学观念的偏差 | 第37-38页 |
·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 | 第38页 |
·教师教学压力的限制 | 第38-39页 |
·教师自身素质的不足 | 第39页 |
·学生情感素质的限制 | 第39页 |
4 基于网络的情感教学实施策略 | 第39-52页 |
·基于网络的情感教学实施策略 | 第39-49页 |
·首要阶段:师生课前基于网络的情感倾注 | 第40-41页 |
·关键环节:师生课中基于网络的情感培养 | 第41-43页 |
·重要条件:师生课后基于网络的情感沟通 | 第43-47页 |
·动力源泉:教师课后基于网络的教学反思 | 第47-49页 |
·实施基于网络的情感教学的保障 | 第49-52页 |
·转变教师教育观念是前提 | 第49-50页 |
·把握情感教学内涵是条件 | 第50页 |
·掌握基本网络技能是基础 | 第50-51页 |
·投入持久真实情感是关键 | 第51-52页 |
5 基于网络的情感教学策略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| 第52-65页 |
·基于网络的情感教学策略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举例 | 第52-59页 |
·应用举例1:力 | 第52-56页 |
·应用举例2:动能势能机械能 | 第56-59页 |
·基于网络的情感教学策略实施的效果初探 | 第59-65页 |
·教师的情感教学积极性得以提高 | 第60-62页 |
·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得以加强 | 第62-63页 |
·师生的和谐融洽关系得以构建 | 第63-64页 |
·教师的教学反思动力得以增强 | 第64页 |
·学生的信息素养得以培养 | 第64-65页 |
6 结语 | 第65-6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6-68页 |
附录1 初中物理情感教学现状调查访谈提纲 | 第68-69页 |
附录2 基于网络的情感教学策略应用情况和效果调查访谈提纲 | 第69-70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| 第7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