非典型指令句的功能研究
摘要 | 第1-7页 |
Abstract | 第7-9页 |
绪论 | 第9-19页 |
一、选题缘起 | 第9-12页 |
二、相关研究概述 | 第12-17页 |
(一) 言语行为理论研究现状 | 第12-13页 |
(二) 汉语祈使句的言语行为研究 | 第13-16页 |
(三) 研究现状总结 | 第16-17页 |
三、语料来源、选择及符号说明 | 第17-19页 |
(一) 语料来源、选择 | 第17-18页 |
(二) 符号说明 | 第18-19页 |
第一章 非典型指令句的界定 | 第19-22页 |
一、祈使句与非典型指令句 | 第19-20页 |
二、典型指令句和非典型指令句 | 第20-22页 |
第二章 非典型指令句的功能分类 | 第22-38页 |
一、分类标准 | 第22页 |
二、弱化型非典型指令 | 第22-33页 |
(一) 主观情感类 | 第23-28页 |
(二) 客观用语类 | 第28-33页 |
三、虚化型非典型指令句 | 第33-37页 |
(一) 标记性虚化 | 第34-36页 |
(二) 转义性虚化 | 第36-37页 |
四、两类非典型指令句的关系 | 第37-38页 |
第三章 指令功能的话语实现 | 第38-46页 |
一、语法手段 | 第38-44页 |
(一) 语气词 | 第39-40页 |
(二) 能愿动词 | 第40-41页 |
(三) 副词 | 第41-42页 |
(四) 动词叠用 | 第42-43页 |
(五) 熟语 | 第43-44页 |
二、语用手段 | 第44-46页 |
(一) 凭借交际身份实施指令 | 第44-45页 |
(二) 凭借附加语境实施指令 | 第45-46页 |
第四章 非典型指令句的语义功能 | 第46-52页 |
一、非典型指令句中的语义内涵 | 第46-48页 |
(一) 非字面义 | 第46页 |
(二) 联想义 | 第46-47页 |
(三) 情感义 | 第47页 |
(四) 强调义 | 第47-48页 |
(五) 转义 | 第48页 |
二、非典型指令句主语的指称特征 | 第48-49页 |
(一) 主语确指 | 第48-49页 |
(二) 主语泛指 | 第49页 |
(三) 主语指称特征的无标记性 | 第49页 |
三、复杂非典型指令句的语义焦点 | 第49-52页 |
(一) 自然焦点 | 第50页 |
(二) 对比焦点 | 第50-52页 |
第五章 非典型指令句的文化功能 | 第52-54页 |
一、熟语化 | 第52-53页 |
二、仪式化 | 第53页 |
三、附加感情色彩 | 第53-54页 |
结论 | 第54-56页 |
注释 | 第56-5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7-60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60-62页 |
致谢 | 第6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