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8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8-16页 |
·问题的提出 | 第8页 |
·研究现状 | 第8-13页 |
·国外研究现状 | 第8-9页 |
·国内研究现状 | 第9-13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13-14页 |
·研究内容和研究目的 | 第14-15页 |
·研究内容 | 第14-15页 |
·研究目的 | 第15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5-16页 |
·文献分析法 | 第15页 |
·调查法 | 第15页 |
·实地考察法 | 第15页 |
·内容分析法 | 第15-16页 |
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| 第16-19页 |
·概念界定 | 第16页 |
·课程资源 | 第16页 |
·化学课程资源 | 第16页 |
·地方课程资源 | 第16页 |
·理论基础 | 第16-19页 |
·杜威一经验课程思想 | 第16-17页 |
·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| 第17页 |
·后现代教育观 | 第17-19页 |
第3章 乌鲁木齐地区中学化学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调查分析 | 第19-27页 |
·问卷的编制 | 第19页 |
·调查对象及调查方法 | 第19页 |
·问卷的发放和回收情况 | 第19页 |
·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| 第19-25页 |
·教师基本情况统计分析 | 第19-20页 |
·教师对课程资源了解程度的统计分析 | 第20页 |
·教师对课程资源需求情况的统计分析 | 第20-21页 |
·学生对课程资源需求情况的统计分析 | 第21-22页 |
·教师对课程资源的开发意愿情况统计分析 | 第22页 |
·开发课程资源存在的困难情况统计分析 | 第22-23页 |
·教师访谈记录分析 | 第23-25页 |
·现状调查小结 | 第25-27页 |
第4章 乌鲁木齐地区中学化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实践 | 第27-49页 |
·乌鲁木齐概况 | 第27-28页 |
·自然地理概况 | 第27页 |
·社会经济概况 | 第27-28页 |
·乌鲁木齐本土资源开发与利用 | 第28-33页 |
·空气资源 | 第28-29页 |
·水资源 | 第29-30页 |
·矿产资源 | 第30-31页 |
·旅游资源 | 第31页 |
·农畜产品 | 第31-32页 |
·民族文化 | 第32-33页 |
·乌鲁木齐社会素材性资源开发与利用 | 第33-34页 |
·乌鲁木齐火灾事故 | 第33-34页 |
·乌鲁木齐快速公交顺利运营 | 第34页 |
·乌鲁木齐科教文化资源开发与利用 | 第34-37页 |
·新疆科技馆 | 第34-35页 |
·新疆地质矿产陈列馆 | 第35-36页 |
·图书馆 | 第36页 |
·博物馆 | 第36-37页 |
·已开发资源与中学化学课程整合小结 | 第37-39页 |
·教学设计 | 第39-49页 |
·以乌鲁木齐课程资源为教材主要内容的教学设计 | 第39-43页 |
·以乌鲁木齐课程资源为补充拓展材料的教学设计 | 第43-49页 |
第5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49-52页 |
·研究结论 | 第49-50页 |
·国内化学课程资源研究现状的结论 | 第49页 |
·乌鲁木齐地区中学化学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的结论 | 第49-50页 |
·将开发整理出的课程资源与教材内容整合的结论 | 第50页 |
·展望 | 第50-5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2-57页 |
附录 | 第57-82页 |
附录1 教师调查问卷 | 第57-59页 |
附录2 访谈提纲 | 第59-60页 |
附录3 乌鲁木齐空气资源 | 第60-65页 |
附录4 乌鲁木齐水资源 | 第65-74页 |
附录5 乌鲁木齐矿产资源 | 第74-76页 |
附录6 乌鲁木齐旅游资源 | 第76-79页 |
附录8 乌鲁木齐民族文化 | 第79-82页 |
后记 | 第8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