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Erlang的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模拟
| 摘要 | 第1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-10页 |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15页 |
| ·研究背景和意义 | 第10-11页 |
| ·研究现状 | 第11-13页 |
| ·国外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状况 | 第11-13页 |
| ·我国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现状 | 第13页 |
| ·本文的工作 | 第13-15页 |
| ·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3-14页 |
| ·论文的组织结构 | 第14-15页 |
| 第二章 Erlang 的相关技术介绍 | 第15-28页 |
| ·Erlang简介 | 第15-21页 |
| ·Erlang语言的特性及其优势 | 第17-21页 |
| ·Erlang OTP介绍 | 第21-26页 |
| ·OTP的架构 | 第21-22页 |
| ·Behaviour的通用服务器 | 第22-24页 |
| ·ETS、DETS和Mnesia | 第24-26页 |
| ·本课题基于Erlang语言开发的原因 | 第26-27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27-28页 |
| 第三章 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网络模块 | 第28-45页 |
| ·电动汽车服务网络的整体结构 | 第28-29页 |
| ·电动汽车服务网络的充换电设施模块建模所需的设备 | 第29-31页 |
| ·充电桩 | 第30-31页 |
| ·充换电站 | 第31页 |
| ·区域变电站 | 第31页 |
| ·顶级充电站 | 第31页 |
| ·关键技术的分析及实现 | 第31-43页 |
| ·充电模块保证数据真实和充电桩功率曲线分析 | 第32-33页 |
| ·令牌保证数据真实的实现 | 第33-38页 |
| ·增加进程个数的数据处理方法 | 第38-43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43-45页 |
| 第四章 充换电设施模块的实现 | 第45-49页 |
| ·开发环境 | 第45页 |
| ·充换电设施模块的实现 | 第45-49页 |
| ·系统的整体界面显示 | 第45-46页 |
| ·充换电设施模块实现 | 第46-49页 |
| 第五章 总结和展望 | 第49-51页 |
| ·总结 | 第49页 |
| ·展望 | 第49-51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51-54页 |
|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| 第54-55页 |
| 致谢#@@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