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风险控制机制研究
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目录 | 第7-10页 |
English Catalog | 第10-13页 |
1 绪论 | 第13-21页 |
·课题背景 | 第13页 |
·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13-16页 |
·研究目的 | 第13-14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14-16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6-19页 |
·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6-17页 |
·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7-19页 |
·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| 第19-21页 |
·研究内容 | 第19-20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20-21页 |
2 中小企业融资风险控制机制的理论基础 | 第21-26页 |
·中小企业融资风险界定 | 第21-22页 |
·相关理论 | 第22-25页 |
·委托代理理论 | 第22页 |
·关系融资理论 | 第22-23页 |
·企业成长周期理论 | 第23页 |
·信贷配给理论 | 第23-24页 |
·信用担保理论 | 第24页 |
·信息不对称理论 | 第24-25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25-26页 |
3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风险控制机制现状分析 | 第26-33页 |
·中小企业融资风险的种类 | 第26-27页 |
·筹资风险 | 第26页 |
·信用风险 | 第26页 |
·市场风险和政策风险 | 第26-27页 |
·经营风险 | 第27页 |
·其他风险 | 第27页 |
·中小企业融资风险的成因 | 第27-28页 |
·投融资决策不当 | 第27-28页 |
·财务制度不健全 | 第28页 |
·经营管理不合理 | 第28页 |
·中小企业融资风险控制机制的现有构成 | 第28-30页 |
·风险转嫁机制 | 第28-29页 |
·损失控制机制 | 第29页 |
·风险回避机制 | 第29-30页 |
·融资风险控制机制存在问题 | 第30-31页 |
·政府过多干预 | 第30页 |
·机制不健全 | 第30页 |
·观念相对落后 | 第30页 |
·融资渠道不畅 | 第30-31页 |
·存在问题的原因 | 第31-32页 |
·配套设施落后 | 第31页 |
·管理意识淡薄 | 第31页 |
·决策失误 | 第31页 |
·银行债权治理不充分 | 第31页 |
·贷款风险补偿机制不健全 | 第31-32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2-33页 |
4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风险控制机制实证研究 | 第33-41页 |
·计量模型和数据 | 第33-36页 |
·提出假设 | 第33页 |
·模型设定 | 第33页 |
·变量解释 | 第33-34页 |
·数据来源 | 第34-36页 |
·模型分析 | 第36-39页 |
·计量模型和数据 | 第36-38页 |
·数据基本分析 | 第38-39页 |
·实证结果分析 | 第39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9-41页 |
5 完善中小企业融资风险控制机制的对策 | 第41-46页 |
·事前控制规避风险 | 第41-42页 |
·树立风险全程控制理念 | 第41页 |
·建立全面预算管理机制 | 第41页 |
·强化内部风险监督机制 | 第41-42页 |
·健全财务风险预警机制 | 第42页 |
·事中控制化解风险 | 第42-43页 |
·执行过程控制机制 | 第43页 |
·偿付过程控制机制 | 第43页 |
·事后控制反馈风险 | 第43-45页 |
·优化资本结构 | 第43-44页 |
·完善内部审计制度 | 第44页 |
·提高信用水平 | 第44-45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5-46页 |
结论 | 第46-4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7-50页 |
附录 | 第50-54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54-55页 |
致谢 | 第5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