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目录 | 第7-10页 |
1 绪论 | 第10-17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10页 |
·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10-11页 |
·研究目的 | 第10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10-11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4页 |
·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2页 |
·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2-14页 |
·研究内容与方法 | 第14-16页 |
·研究内容 | 第14-16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6页 |
·选题来源 | 第16-17页 |
2 创业板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对其成长性影响的相关理论 | 第17-26页 |
·创业板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对其成长性影响的基础理论 | 第17-23页 |
·创业板上市公司及IPO特点 | 第17页 |
·盈余管理的动机及手段 | 第17-20页 |
·应计项目盈余管理及真实活动盈余管理 | 第20-21页 |
·上市公司成长性涵义及影响因素 | 第21-23页 |
·创业板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对其成长性影响的理论基础 | 第23-25页 |
·信息不对称理论 | 第23页 |
·风险投资理论 | 第23-24页 |
·有效资本市场理论 | 第24页 |
·博弈论 | 第24-25页 |
·生命周期理论 | 第25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25-26页 |
3 创业板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对其成长性影响现状及成因分析 | 第26-33页 |
·创业板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对其成长性影响现状分析 | 第26-29页 |
·大多数创业板上市公司初创期具有盈余管理行为 | 第26-27页 |
·适度盈余管理行为提升创业板上市公司成长性 | 第27-28页 |
·过度盈余管理行为下的创业板上市公司成长性风险较大 | 第28页 |
·不同盈余管理手段下的上市公司成长性存在差异 | 第28-29页 |
·创业板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影响成长性的主要问题分析 | 第29-30页 |
·盲目追求高成长性导致盈余管理过度 | 第29-30页 |
·盈余管理导致成长过程中“三高”现象产生 | 第30页 |
·盈余管理手段下成长性增长质量不高 | 第30页 |
·创业板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影响成长性主要问题的成因分析 | 第30-32页 |
·管理层和原始股东的利益驱动 | 第30-31页 |
·创业板上市公司相关信息披露及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 | 第31页 |
·创业板上市公司成长性潜力有限 | 第31-32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2-33页 |
4 创业板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影响成长性定性分析及模型构建 | 第33-36页 |
·创业板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影响成长性的定性分析 | 第33-34页 |
·应计项目操控方式下的盈余管理对成长性影响的定性分析 | 第33页 |
·真实活动操控方式下的盈余管理对成长性影响的定性分析 | 第33-34页 |
·模型构建 | 第34-35页 |
·提出假设 | 第34-35页 |
·模型设计原则 | 第35页 |
·模型的建立 | 第35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5-36页 |
5 创业板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对其成长性影响的实证分析 | 第36-44页 |
·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| 第36-37页 |
·样本选取 | 第36页 |
·数据来源 | 第36-37页 |
·实证检验与分析 | 第37-43页 |
·变量描述性分析 | 第37-38页 |
·样本描述性统计 | 第38-41页 |
·多元回归分析 | 第41-43页 |
·实证分析结论 | 第43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3-44页 |
6 规范盈余管理提升创业板上市公司成长性的对策 | 第44-49页 |
·创业板上市公司盈余管理适度 | 第44-45页 |
·加强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监控以降低抑价率 | 第44页 |
·规范盈余管理手段抑制“三高”现象发生 | 第44-45页 |
·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| 第45页 |
·构建盈余難法制職 | 第45页 |
·完善创业板市场相关制度 | 第45-47页 |
·规范创业板现行上市及退市制度 | 第45-46页 |
·建立多层次创业板交易市场及多层次上市标准 | 第46页 |
·完善创业板市场信息披露制度 | 第46页 |
·严格IPO资格审查控制资金募集量 | 第46-47页 |
·提升创业板上市公司核心竞争力 | 第47页 |
·提高创业板上市公司自主创新能力 | 第47页 |
·增强投资者风险意识树立正确投资理念 | 第47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7-49页 |
结论 | 第49-5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0-53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53-54页 |
致谢 | 第5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