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8页 |
目录 | 第8-10页 |
前言 | 第10-13页 |
(一) 研究背景 | 第10页 |
(二) 研究目的 | 第10页 |
(三) 研究现状 | 第10-11页 |
(四) 研究方法 | 第11-13页 |
1. 问卷调查法 | 第11-12页 |
2. 观察法 | 第12页 |
3. 文献研究法 | 第12页 |
4. 定量分析法 | 第12页 |
5. 个案研究法 | 第12-13页 |
一、 大众传媒概述 | 第13-16页 |
(一) 大众传媒及相关概念 | 第13-14页 |
1. 传播 | 第13页 |
2. 媒介 | 第13页 |
3. 传媒 | 第13页 |
4. 大众传媒 | 第13-14页 |
(二) 大众传媒的分类 | 第14页 |
(三) 大众传媒的主要类型 | 第14-16页 |
1. 报纸 | 第14页 |
2. 广播 | 第14页 |
3. 电影 | 第14-15页 |
4. 电视 | 第15页 |
5. 网络 | 第15-16页 |
二、 大众传媒对中学生学习语文的影响 | 第16-24页 |
(一) 大众传媒对中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影响 | 第16-20页 |
1. 大众传媒为中学生识字认字提供便利 | 第16-17页 |
2. 大众传媒开阔了中学生的阅读视野 | 第17-18页 |
3. 大众传媒为中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写作素材 | 第18-19页 |
4. 大众传媒帮助中学生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| 第19-20页 |
(二) 大众传媒对中学生学习语文的消极影响 | 第20-24页 |
1. 大众传媒削弱了中学生汉字书写能力 | 第20-21页 |
2. 大众传媒限制了中学生的阅读想象力 | 第21页 |
3. 大众传媒束缚了中学生的作文创造力 | 第21-22页 |
4. 大众传媒缩小了中学生的口语交际空间 | 第22-24页 |
三、 大众传媒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 | 第24-28页 |
(一) 大众传媒应用于中学语文教学的现实依据 | 第24-25页 |
1. 电子信息时代中学生学习使用大众传播媒介已成必然 | 第24页 |
2. 削弱大众传媒的消极影响,发挥传媒的优势 | 第24-25页 |
3. 传统语文教学需要借助大众传媒改革自身 | 第25页 |
(二) 大众传媒在语文教学中应用的成功案例 | 第25-28页 |
1. 史金霞与“电影教学” | 第25-26页 |
2. 赵谦翔与“《东方时空》感悟课” | 第26-28页 |
四、 大众传媒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| 第28-36页 |
(一) 大众传媒应用于中学语文教学 | 第28-34页 |
1. 利用大众传媒指导识字教学 | 第28-29页 |
2. 利用大众传媒指导阅读教学 | 第29-31页 |
3. 利用大众传媒指导写作教学 | 第31-32页 |
4. 利用大众传媒指导口语交际教学 | 第32-34页 |
(二) 大众传媒应用于中学语文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| 第34-36页 |
1. 大众传媒应用于中学语文教学要有利于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| 第34页 |
2. 明确大众传媒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| 第34-35页 |
3. 语文教学中大众传媒的使用要适度 | 第35-36页 |
结语 | 第36-3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7-38页 |
致谢 | 第38-39页 |
附录 | 第39-41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| 第4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