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中国教育事业论文--教育制度论文--义务教育论文

“三化”协调背景下兰考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研究

摘要第1-6页
ABSTRACT第6-10页
引言第10-24页
 一、问题的提出第10-12页
 二、研究问题与概念界定第12-13页
  (一) 研究问题第12页
  (二) 概念界定第12-13页
   1. “三化”协调发展第12页
   2. 义务教育第12-13页
   3. 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第13页
 三、文献综述第13-21页
  (一) 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研究第13-17页
  (二) 有关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研究第17-19页
  (三) “三化”协调发展背景下的相关研究第19-21页
 四、研究意义第21-22页
  (一) 理论意义第21页
  (二) 现实意义第21-22页
 五、研究方法第22页
 六、创新之处第22-24页
第一章 兰考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现状第24-32页
 一、社会经济总体概况第24-26页
 二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现状第26-32页
  (一) 教育经费第26-28页
  (二) 基础设施第28页
  (三) 师资队伍第28-30页
  (四) 教育质量第30-32页
第二章 “三化”协调背景下兰考县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存在的问题第32-40页
 一、“三化”协调背景下兰考县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目标第32-34页
  (一) 总体目标第32-33页
  (二) 阶段目标第33页
  (三) 进度安排第33-34页
 二、“三化”协调背景下兰考县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存在的问题第34-40页
  (一) 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第34-35页
  (二) 义务教育用地存在缺口第35-36页
  (三) 教育机会不均衡第36页
  (四) 师资水平低,配置不合理第36-38页
  (五) 教育管理适应性缺乏第38-40页
第三章 兰考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存在问题的原因及对策第40-46页
 一、兰考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存在问题的原因第40-41页
  (一) 宏观政策的偏差第40页
  (二) 经济发展水平的客观制约第40-41页
  (三) 教育理念的偏差第41页
 二、兰考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对策性建议第41-46页
  (一) 大力发展经济,夯实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经济基础第42页
  (二) 切实加强领导,强化政府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主体地位第42-43页
  (三) 着力优化环境,营造浓郁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氛围第43页
  (四) 制定相关政策,建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制度保障第43-44页
  (五) 加大资金投入,提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资金支持第44页
  (六) 加强师资建设,提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人才支撑第44-45页
  (七) 加强信息化建设,完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基础条件第45-46页
参考文献第46-48页
致谢第48页

论文共4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农业机械化、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与粮食产量关系的研究
下一篇:精神型领导对高中教师行为和态度的影响--基于三种领导理论比较的视角